返回 逍遥小衙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章 乡试第一场(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渐渐地黑了下来,要了些热水,抹了把脸吃了点儿东西,辛清纯坐在考棚里,盯着淡淡的夜色,开始琢磨接下来的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中,要求《孟子》是必做的,《大学》和《中庸》任选其一作文。

    从这一点儿,就能看出孔、孟的重要。

    那么就把重点放在《孟子》这一题上,这题目是《不以规矩》,选自《孟子·离娄上》,原文为:“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敏锐的视力,有公输班那样精巧的手艺,如果不使用圆规和曲尺,也画不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的听力,如果不根据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所遵循的道路,如果不施行爱民的政策,也不能把天下治理好。

    那么重点就来了:“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人为什么会不规矩呢?辛清纯也并没有点蜡烛,枕着夜色躺下,在沉思中打好腹稿,渐渐地睡去。

    这不是辛清纯心大,这是他持仗着自己穿越者的过人记忆力,反正天已经黑了,还有两天的时间,懒得起来点蜡烛把腹稿誊在纸上,这若是换个其他人,肯定会将自己所思所想记在草稿纸上再睡,省的一觉醒来给忘了。

    晨曦微露。大多数考生还在酣睡,辛清纯已经起身了,借着去如厕的机会,舒展了几下身子,回到自己的号舍,也不急着吃饭,先拿出草稿纸,将昨夜打好的腹稿写出来。

    破题: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直接点明,为啥会有人不讲规矩呢?无非是靠着自己的“明”和“巧”罢了。

    接下来承题:夫规也、矩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与巧乎?辛清纯这属于重复破题了,进一步强化自己的观点。

    观点是有了,大家也明白你的意思了,可是你为啥这样说呢?接下来辛清纯起讲:尝闻古之君子,周旋则中规,折旋则中矩,此固不必实有此规矩也。顾不必有者,规矩之寓于虚;而不可无者,规矩之形于实。奈之何,以审曲面势之人,而漫曰舍旃舍旃也?

    开始分析“规矩”:有的人的规矩“不必有”,因为他的规矩是在心中的,一举一动自然有规矩;有的人则必须遵循具体的规矩。对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办法,不能一概舍弃规矩。至于文中出现的“舍旃”,就是“舍之”的意思,啧,没办法,适当出现少见的用法,可以提高文章的逼格。比如我们,嗯,就“比如”吧,若是改用“譬如”,显得这个人就很厉害的样子了,若是说“大抵这个人是很厉害的”,那就更厉害了。

   &nbs

第89章 乡试第一场(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