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乡试第一场(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接下来写,愈发的顺当,辛清纯吃完饭,在狭小的考棚里伸了伸懒腰,坐下略一整理思路,继续写到:
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闲;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
这是起二股。依旧充斥着正大光明之言,这啥意思?
所谓“志士”,指的是,肩负履行三纲五常的重任,一心追求高尚和清廉,不懈地探索如何成为遵循伦理道德的典范。所谓“仁人”,指的是,使自已具备上天赋予的所有品德而使自己的心智和身体光明磊落,并始终不渝地要凭此成为遵守气节的典范。
且看辛清纯如何过接,你看: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这是说,既然“志士”和“仁人”这两类人在本质上都能临危不乱,处变不惊,且利害得失不能改变其志向和气节,他们的生与死也就不足以对他们构成妨碍了。
啧,完美过接,既回答了前面的问题,也引人向往,指引了世人积极的追求。
接下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那羊毫小笔点点纷飞,簪花小楷下是一字字的正气: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难而求全者矣,然临难自免则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为,而彼有所不屑也;变故之偶值,固有可以侥幸而图存者矣,然存非顺事则吾生以全,而吾仁以丧,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为也。
因此,在祸患兴起时,固然有逃避灾难而保全自己的,但临难自保只能安定自己的身体,不能安定自己的心智,苟且偷生的人实施的这种行为,“志士”和“仁人”是不屑于实施的。偶尔遭遇变故时,固然有凭侥幸而不受损害的,但不因应事情的变化而凭侥幸逃脱,虽然能够保全自己,但却丧失了仁义,违背道德的人做的这种事,“志士”和“仁人”是不会做的。
再往下写就快收尾了,辛清纯怎么写?当然是把文章进一步升华,再升升,没准再升一升,就能得个顺天府解元。
彼之所为者惟以理,欲无并立之机,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贞者,虽至死而靡憾;心迹无两全之势,而捐躯赴难,以善天下之道者,虽灭身而无悔。
你看看他是怎么升华的?“志士”和“仁人”只按“理”办事,不打算在“理”之外还按其他规则办事,至于那些奉献自己的生命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天下忠贞不屈的人树立表率的“志士”和“仁人”,就是到了生命要终结时也不遗憾。理想与理想的实现总是有距离,至于捐躯赴难来成就天下道义的志士”和“仁人”,就是牺牲了生命也不后悔。
还没完,继续升华:当国家倾
第88章 乡试第一场(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