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佣兵为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大生产不能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明朝的一石为120斤,但是明朝的斤更重些,一石(容积单位)大约是现在150多斤,盐比重大些约180多斤盐。那一斗就是18斤盐了大约需550文。

    同时明朝的制钱有京、省之异,京钱称为“黄钱”,每文约重1钱6分,70文值银1钱,亦即700文折成银子1两。

    外省钱称为“皮钱”,每文约重1钱,每100文值银1钱,亦即1000文折成银子1两。一般说来,明代北京的银钱比价,大致为纹银1两,可以兑换制钱600文。

    自崇祯六、七年(16331634)之后,制钱价格渐轻,银价日涨。至崇祯末年,京钱100文,仅值银5分,即京钱2000文,才能兑换1两银子;皮钱100文,仅值银4分,即皮钱2500文,才能兑换1两银子。

    所以从经济角度,崇祯自崇祯六、七年时经济就崩溃了。从600文达到2000文。

    明朝初期时,一斤盐大约30文,一斗盐约6,7钱银子。

    马如龙算了半天决定还是交给醉金枝定价吧,市场价一石盐要6,7两银子。

    自己这边是批发价啊,到底多少合适还是得看醉金枝了,自己不敢装了。

    马如龙带了些许新盐离开了盐田,剩下的盐自然是装麻袋拉回庄子入库了。

    醉金枝等人尝过新盐后,大为惊喜,对着马如龙说道,这盐很纯正,没有苦味和涩感。

    \"那价格呢?\"

    “2两比较合适。因为这盐啊,许多人家也吃不起,偶尔买点哪里会在意苦不苦。”

    “同时我们这个盐,也要批发出去,品质是优势,但毕竟私盐太多。”醉金枝又补充道。

    很快金枝商行的经销商,听说了有新产品。纷纷来到了,马家庄。

    一众经销商坐在大厅品着茶,就见一个小厮,拿着一个袋子走到众人近前,将布袋里的盐全部倒在桌上的托盘里。

    雪白细小的颗粒,这当然是马如龙,用粉碎机加工过一遍的。这样卖相更好。

    众商人看着雪白的精盐,也是有些诧异,轻轻捏了一点放入嘴中。细细品味。

    众人也是有样学样,都是不住点头。

    最终讨价还价,还是以2两银子一石的价格给他们。每天走货230石(每天产量)。

    接着醉金枝让丫鬟搬来一个木箱,打开两侧的抽屉分别放着,玉芙蓉的化妆品。

    而正面向上推开,映入眼帘的是一块一尺长的镜子,嵌在活动面板里面。

    众人震惊了,这么清晰的镜子,从来没有见过。

    这是稀世珍宝啊。

    醉金枝笑着问大家,你们说值多少钱?

    “1000两。”

    “3000两。”

    “4000两。我给现钱。”

    “呵呵,东西我这里有一些,价格吗也不贵,500两一面。”

    “当真?”

    “当然是真的,只是要拿货,一次最少20面。而且也只有二十面,当然若是在做的各位有人不要,那多出来的数量,其他人就有机会。”醉金枝笑盈盈的说道。

    “我拿20面,这么好的宝镜,傻子才不要呢。”

    我也要,

    “你们谁不要可以给我,在下先谢过了。”

    “想什么呢!我还想买下别人的份额呢。”

    很快9个商人便买下了180面镜子。花费整整9万两白银!

    自己那上千人建的盐场,很给面子的230x2为460两。

第52章 大生产不能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