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佣兵为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大生产不能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当天马如龙将所有工具让人都拉到工坊后,就在冲浪浴池了,先把醉金枝这娘们收拾了一顿。

    接着醉金枝不服,还要单挑,拉着一众姐妹过来单挑马如龙一个,结果一起被马如龙,从浴缸收拾到大厅,由大厅收拾到卧室,再从卧室收拾到摇椅上。

    (具体画面大家自己脑补,反正收拾人,倒立,下跪,深蹲这些都常见。)

    3天后,全新的浮法玻璃生产线投产了,一天也就400多斤浮法玻璃,可以说非常迷你的产量了。

    自己这个可是5mm厚的浮法玻璃,每平米是12.5kg,马如龙的玻璃镜是长一尺,宽7寸多点留做切割损耗。

    每平法米做12块,镜胚。一天能做16平方浮法玻璃。共能做192块镜子。

    接下来经过清洗,抛光,通过机器真空完成镀铝。刷防腐漆,干燥后再刷一遍,防水漆。

    铝镜对机械加工的要求较高,这对马如龙来说倒是没有难度,将来自己众多化工厂建起了也可以用银镜法,因为这个不需要电。

    水泥还在不停的生产,现在还在加大产量,新生产的水泥一部分用来修路,一部分用来修建房子。

    最后一部分用来制作水泥板,一平方米一块。按照马如龙的要求至少制作666667块,因为这是1000亩的需求量,马如龙要铺1000亩地的水泥板。

    距离海边的50多米的滩涂地,工人平整出来了1000亩滩涂地。下面铺了一层5厘米厚的黏土,上面开始铺设水泥板,水泥板之间的缝隙,用纯水泥浆填充。

    1000多人在那里忙乎着,一部分人在那里整平土地,一部分人在整平的土地是铺上黏土,而这些黏土刚铺上,便有两人拉着石碾过来压平。

    压平后便有两人端着水泥板,开始在上面铺设。一块接一块的铺设着,最后一人拿着陶壶,用水泥奖给水泥板溜缝。

    一部分人在海边,支撑起石架,开始架设大风车,这是个利用海边风大,自动取海水往水池中灌,利用高低差,让海水通过陶管做成的管道流入,盐田的沉淀池。

    上千人井然有序的忙碌着,仅仅用了两天,整个盐场便完工了。5天后整个盐田的水泥彻底凝固。

    马如龙让人到海边抽掉,大风车的卡阀,风车徐徐的转了起来。海水源源不断的通过叶轮下边的竹筒,抬高,最后灌入风车后的水泥池,然后顺着管道,进入盐田的沉淀池。

    虽然流量不大,好在日夜不停,夜间风大只会更快些。

    一个员工拿着木桶,向沉淀池洒下乳白色的水。桶里面是石灰水,用于中和海水中的镁钾等重金属,也能去掉海水中的苦味。

    撒完石灰水,他又拿了一桶粉末,开始撒,这里面是碱面。用于中和海水中的那些发涩的有害物质。

    都撒完,他拿个木制的推板在沉淀池里推动海水。让海水更加充分的中和。

    当所有的海水中和完了,沉淀后,他才会打开隔板让海水,通过陶管道,进入各个蒸发池。

    这样等蒸发池,可以取盐,收完盐后,自己这边的新一轮沉淀过得海水也好了,就可以循环起来了。

    这些水泥板可是加了炭黑,吸收的阳光的热能量可是远高于,普通石板。炭黑其实就是锅底灰,这类的东西。自己砖厂的副产品,总之资源有限别浪费。

    盐场的投产,每个月马如龙当初设计的是平均600吨,也就是一天4万斤,20吨。

    实际上夏天的产量已经超过了一天6万斤,没办法黑色水泥板给力啊。只是狼烟台这个地方冬天还是比较冷的。盐田里面的盐要留存一部分,在盐田中过冬。

    因为高盐水不会结冰,自然也就不会冻坏水泥板了。这也是一种保护,本来马如龙的这种土水泥就是抗腐蚀性能好,怕低温冰冻。

    盐是必需品,在唐太宗时期,一斗盐的价格在20文钱左右,而武则天时期一斗盐都500文钱左右,按购买力测算相当于在175元\/斤。明朝嘉靖时期,盐价在每斤人民币100200元左右,

    

第52章 大生产不能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