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篇(4)[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句话的时候,被一个人听见了。这个人就是贯珠人。\n 贯珠人听到了这样的话,等待他的选择也不多:要么,顺从齐襄王之意,撺掇杀了田单;要么,反对齐襄王之意,为田单说好话;要么,不发表意见,保持沉默;或者,贯珠人选择自杀、被杀,埋藏这个秘密。\n 这个时候,体现出了一个道理:论读书、会说话的重要性。\n 贯珠人明白一件事:齐襄王记恨田单,欲杀之。\n 同时,贯珠人也明白一件事:田单是齐国柱石,不能杀。\n 齐襄王做了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加剧齐国局势动荡。\n 无论齐襄王说这句话是出于气愤,或者是真的对田单有很深的意见。贯珠人要保住自己的小命,就要说出得体的话:既要缝合齐襄王的心意,又要解决齐襄王的问题。\n 贯珠人说了这段话:王不如因以为己善。王嘉单之善,下令曰:‘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单有是善而王嘉之,善单之善,亦王之善已。\n 贯珠人话中的意思:是叫齐襄王抢夺田单的功劳。\n 这句话,不仅保住了贯珠人的小命,还解决了齐襄王的问题,也弥补了齐襄王和田单君臣之间的间隙。\n 贯珠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既要顺从上级的意思,又要坚守立场,还有另辟蹊径解决问题。不能做一个智慧的人,也不能做顺水推舟的小人。\n 所以,在现实中,当领导很生气问你对某个人的看法时,你会怎么做?\n 是顺着领导的意思,还是莽撞反对,或者学贯珠人之举:不能做君子,也不能做小人。\n 从,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信息:齐襄王对田单不信任。\n 第二个故事:貂勃。\n 齐襄王身边有九个宠臣,这几人懂齐襄王的心思,也想除去田单。他们想了一个办法:让田单举荐的貂勃入楚。\n 理由:燕国伐齐,楚国救齐。\n 齐襄王也没想那么多,就让貂勃入楚,答谢楚国相救之恩。\n 一个小插曲发生了:貂勃入楚被礼遇,没准时归国。\n 这九个宠臣,趁机发难,说了两句杀伤力很强的话:\n 1、夫一人身而牵留万乘者,岂不以据势也哉?\n 这句话的意思是问貂勃为什么得到楚国君臣盛情款待?答案:仗势。\n 2、君臣无礼,而上下无别。且其志,欲为不善。内牧百姓,循抚其心,振穷补不足,布德于民;外怀戎翟、天下之贤士,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其志欲有为也。\n 归结两个字:谋反。\n 仗势、谋反,这是齐襄王心中最忌惮的。齐襄王的反应大怒:喊田单来。\n 索性田单有智慧,察觉不对,做了以下事:\n 1、免冠徒跣肉袒而进,退而请死罪。(很狼狈)\n 2、谦恭有加。\n 田单行为有一点冒失,言语不得体,等待他的结局:轻者被贬,重者被杀。\n 索性,田单躲过了杀身之祸。但,君臣离心离德,昭然若揭。\n 貂勃归国,从一件小事,看出了齐襄王和田单的间隙:齐襄王直呼其名。\n 貂勃说了以下话,化解君臣之间的间隙,斩杀奸佞:\n 1、把齐襄王比作周文王、齐桓公,把田单比作姜子牙、管仲。(告诉齐襄王直呼其名不得体)\n 2、讲述田单对齐国、对齐襄王的贡献。\n 3、告诉齐襄王直呼其名的后果:亡国。\n 4、给出了建议的方法:杀奸佞,用正直之臣。\n 齐襄王不傻,听出了貂勃话中的意思。同时,齐襄王也知杀了田单,这样做有什么后果。\n 从贯珠人、貂勃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齐襄王想除掉田单。\n 齐襄王会用什么方式打压田单,又不留下把柄,被后世所说,寒国人之心?\n 公元前266年,赵国发生了两件事:\n 1、赵惠文王去世,赵孝成王继位,赵太后主政。\n 2、秦燕伐赵。\n 齐、赵两国关系也开始改善,赵国开出了一个条件:以济东之地,换取田单为将,助赵伐燕。\n 齐襄王抓住这个机会,既可以得到济东之地,又能打压、削弱田单的影响力,最主要的是还不会留下打压功臣的名声。田单是聪明人,也明白他心心念念的齐国,混不下去。他当初认识的齐襄王,已经容不下他。\n 田单顺势,去了赵国,替赵伐燕。\n 这里有个问题:齐襄王为什么容不下复国大英雄田单?\n 两个字:权力。\n 田单有没有心思,篡权夺位,不能论证。但,田单有权利、有实力,篡权夺位。有句话说得好:你有没有想法,这不是错。你有实力,就是错。\n 无论是齐襄王心胸狭隘也好,嫉贤妒能也罢。齐襄王为了江山社稷,是不会容忍田单。虽说,齐襄王不会杀了田单,但疏远、打压是避免不了。我在《赵孝成王英烈传》、《君王篇之赵孝成王》重点讲解了这段君臣之间的恩怨,这里不多说了。\n 或许,田单赴赵,这是君臣之间最好的答案。\n 那么,齐襄王是如何除去政敌,巩固自己的江山社稷?田单篇(4)[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