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田单篇(3)[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复国大英雄\n  公元前284公元前279年,燕国和齐国战事进入了相持阶段。燕国攻,齐国守。燕国攻不下齐国以即墨、莒为首的抵抗势力。齐国也没有能力,驱逐燕军,收复疆土。\n  这五年,对于燕齐两国来说,都是一场意志之战。谁挺住了,谁将取得胜利。尤其是燕将乐毅和齐将田单,他们二人之间,虽没有经过大的战阵交锋,但暗地里的较量,越演越烈。\n  乐毅针对目前的局势,采取了以围困为主,辅之攻心。田单要想军心不被瓦解,守住即墨。他做的思想工作,自然不比乐毅少。\n  对于乐毅攻齐诛心的策略,我在《乐毅篇》讲过:\n  对占领地:以齐治齐、轻徭薄赋、善待降者、祭拜齐桓公、尊重齐国文化风俗。\n  对围攻地:允许即墨城内百姓出城够买物质、主动后撤、宣扬降燕的好处、抨击齐国的坏处。\n  田单要做的就是要安抚即墨城的军民,认真做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为齐国社稷而战,以及表达对燕国的憎恨等等之类。\n  随后,齐国这边发生了两件事。\n  1、齐湣王去世。\n  齐湣王流亡诸侯,不被待见,辗转之后回到了莒。\n  即墨城以田单为核心,莒城以齐湣王为核心。楚顷襄王不想齐国被燕国独吞,以楚将淖齿救齐。齐湣王看到了救星,封淖齿为齐相。\n  也许是齐湣王傲慢、嚣张、目中无人的态度。或许是淖齿无心救齐,却有心与燕国瓜分齐国。淖齿数落了齐湣王三条罪状:天雨血沾衣者,天以告也;地坼及泉者,地以告也;有人当阙而哭者,人以告也。天、地、人皆告矣,而王不知诫焉,何得无诛!\n  齐湣王地回答:不知道。\n  最终一代傲气逼人的雄主齐湣王,被淖齿悬挂在屋梁之上,活生生地剥皮抽筋,哀号两天两夜,最终才气绝身亡。齐湣王是战国时代,死的最凄惨且最没有尊严的国君。\n  正是印证了那句话:生的伟大,死的凄凉。猜中了故事开头,没有猜中故事的结尾。\n  2、齐襄王立。\n  淖齿作乱,弑杀齐湣王。莒城有个王孙贾在其母的感召下,率人杀了淖齿,平定叛乱。眼下,齐国正是多事之秋,没有主心骨,如何对付燕国。\n  史记留下了这样一段话:闵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莒中人及齐亡臣相聚求湣王子,共立法章,是为襄王。\n  从而成就了一段乱世之中的千古爱情:齐襄王和君太后。\n  跟着,齐国的好运来了。秦国出来捣乱,先攻赵,再伐魏。魏相孟尝君田文求助,燕赵联军围秦于林下。\n  东胡见燕国尽出精锐亡齐,北疆空虚,趁势南下。又发生了一个壮举:秦开击东胡。\n  田单坚守即墨五年,迎来了最大的一个好消息:燕昭王去世了。\n  趁着燕国新旧换主,燕惠王与乐毅有隙,田单开始密谋,除掉对齐国威胁最大的对手:乐毅。\n  那么,田单是怎么出去乐毅?\n  答案:离间、造谣。\n  接下来,看一下田单精彩的表现。\n  《史记.田单列传》记载,田单说了这段话:\n  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n  这段话透露出田单敏锐地捕捉信息能力,以及谍者工作十分到位。\n  田单话中的意思,表达了三个观点:\n  1、齐湣王死了,淖齿作乱。乐毅连克齐国七十二城,为什么攻不下即墨、莒。\n  这个观点,太有杀伤力:是乐毅攻不下,还是不想攻。\n  2、乐毅不攻即墨、莒真正的目的:以伐齐之名,南面称王(自立为王)。\n  这个观点,将杀伤力上升五十分:乐毅是不想攻,想自立为王。\n  3、齐国好不好打:齐人未附。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n  这个观点,是增加乐毅杀伤力一百分,也给燕惠王透露出一个信息:齐国好打,随便换一个将领来就能成事。\n  燕惠王想听的话,想要做的事,都在这段话里面。再加上,他当太子的时候,因为言论,还被燕昭王鞭打。所以,他对乐毅没有好印象。等待乐毅的结果是什么呢?\n  

田单篇(3)[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