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篇(2)[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力挽狂澜\n 公元前284年,以燕国为首,乐毅为上将军,率燕、韩、赵、魏、秦五国之师,讨伐齐国。\n 五国联军的借口:齐国亡宋。\n 乐毅表现很优秀:一战,攻入齐国腹地;二战,击溃齐军主力。\n 就在此时,五国联军伐齐意见出现了分歧:秦韩撤军,魏国攻打宋国境内的齐军,赵国不听燕国指挥,燕国内部意见也发生了分歧。\n 齐国两战皆败,人心恐慌,再加上齐湣王逃亡诸侯,加剧了齐国国内局势动荡。齐国国都临淄,人心恐慌,军民百姓大乱。齐湣王弃城而逃,让齐军没有主心骨,战意皆无。\n 临淄城内,出现了三种现象:\n 一种是跟随齐湣王逃亡(齐湣王妻儿、大臣、将士);\n 另一种自己逃亡(商贾、百姓、军民);\n 还有一种,来不及逃亡,只能等待命运的审判。\n 那么,田单属于那种情况?\n 选择第二种方式,自己逃亡。\n 此时的田单,身份低微,是临淄市掾(城管),没有资格跟随齐湣王逃亡。但,他害怕战祸,危及自身,又不想成为燕国的俘虏。\n 面对燕军大举南下,田单会如何逃,怎样逃,用什么方式逃?\n 《史记.田单列传》为我们留下了一段话:燕师长驱平齐,而田单走安平,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已而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n 这段话留个我们几个信息:\n 1、燕国长驱直入,攻伐齐国国都临淄。\n 2、田单逃亡的路线:临淄安平即墨。\n 3、田单逃亡的方式:铁笼。\n 4、田单不仅自己逃亡了,还带领整个家族逃亡,最终目的地:即墨。\n 这段话,同时也表明了三层含义:\n 1、田单有先见之明:燕国是亡齐而来。\n 2、谋定而后动:战车。\n 3、有想法:逃亡路线。\n 4、在家族有影响力: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n 济西之战惨败,导致齐国君臣、将士、商贾、百姓恐慌,四处逃亡。田单有计划、有步骤、有方向,也开始了逃亡。田单的逃亡,创下了一个奇迹:燕军攻安平,城坏,齐人走,争涂,以轊折车败,为燕所虏,唯田单宗人以铁笼故得脱,东保即墨。\n 田单逃亡,不仅带着妻儿、财产逃亡,还带领宗人一起逃,且保全了整个家族。从逃亡,这件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小人物,真不简单。\n 田单逃亡即墨,燕军又来了。\n 面对举国军心涣散,只知道逃亡,没人站出来为社稷死战。五都之一的即墨大夫,又会怎么应对燕军的进攻。\n 由于史料残缺,没有记载,即墨大夫的姓氏名,也没记载他出生的时间等等,最基本的情况。但,根据残存的史料,以及野史记载,还是能得到一些信息。\n 1、即墨大夫,这个职位是世袭。\n 即墨大夫从田氏建国以后,就存在。且即墨大夫的家族深受田氏齐国的恩惠。即墨是齐国五都之一,这样重要的工作岗位,齐太公(田氏齐国的建立者)是不会交给外来人。\n 对于即墨大夫的身世,有两种观点:a.田氏宗族之后;b.田氏功臣之后。\n 这两种观点,我更支持田氏宗族之后。毕竟,血缘近,才能安心。齐威王在虞姬的劝谏下,开始了第二次变法,做了一件事:赏即墨大夫,烹阿城大夫。\n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及《战国策》留下的信息: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誉也。封之万家。\n 这位即墨大夫的名字被记田单篇(2)[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