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单篇(4)[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离齐奔赵\n 公元前279年,对齐国而言,是值得纪念的一年。\n 这一年,齐国驱逐燕国,收复疆土,复兴家园。这位复国大英雄,正是田单。谁能想到,五年以前,田单不过是临淄市掾,是一位小人物罢了。五年以后,田单会成为举国皆知,人人称颂的复国大英雄。\n 从田单的奋斗史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n 因此,在改变命运之前,你要对生活充满热情,悄悄发光,积累力量。谁又知道,明天醒来,又是怎样的天地。\n 田单驱逐燕国,光复齐国,人人称颂,威望达到极盛。面对如此大功,田单面临新的选择:做人臣,还是做主君。\n 当时,齐国百姓是什么反应?\n 《战国策.齐策》为我们留下了一句话:齐以破燕,田单之立疑,齐国之众,皆以田单为自立也。\n 这句话,给我们透露出了一个信息:齐国之众,皆认为田单会自立。\n 田单驱逐燕军,恢复齐国,树立了很高的威望,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哪怕,田单自立为王,也顺理成章。毕竟,齐湣王昏聩之举,为齐国带来了大难。齐襄王在莒,也没有多大的贡献。田单自立,也没人拿他有办法。\n 那么,田单的想法是什么呢?\n 史料给了我们的答案:做人臣。\n 田单干了一件事:去莒城,迎接齐襄王。\n 面对此举,齐襄王会有什么反应?\n 田单的声望,远高于他。田单是真想拥立他,还是想借机取代他。或者,田单想要架空齐襄王的权力,挟天子以令诸侯,让其做一名傀儡之君。等到时机成熟,顺势取代他。\n 对于,齐襄王的出生,史料没有明确的记载。此时,齐襄王年纪有多大,也无法得知。根据残存的史料,还是能够推断出一个大概。\n 齐湣王(公元前323年出生公元前284年去世)死的时候,差不多四十岁。齐王建(齐国亡国之君)出生的时间是公元前280年。\n 那么,齐襄王出生的时间,应该在公元前304年公元前300年之间。\n 也就是说,齐襄王继位(公元前283年)之时,差不多刚立冠,绝不会超过二十五岁。如果他的年纪太大,做家奴的时候,岂会被君太后相中。\n 及至复国(公元前279年),齐襄王的年纪,不到三十岁。\n 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君王,见证了齐国辉煌的时代,也目睹了齐国艰难的时刻。面对复国,他的心态是怎样的。\n 喜悦是有的,同时,又多了一点害怕。\n 他怕的人,不是别人,正是田单。田单迎立他,出于什么目的,齐襄王拿捏不准。因此,齐襄王(公元前279年公元前265年)最后十五年,主要干的事情:打压、削弱田单的影响力。\n 所以,因为这些事,齐襄王又留下了不好的名声:打压功臣、嫉贤妒能、心胸狭隘、没有君王气量。\n 那么,齐襄王真的是这样的人吗?\n 答案:不好说。\n 毕竟,齐襄王对田单的那些事,的确展现出了不好的名声。但,在国破家亡,他站出来说自己是齐湣王的儿子,凝聚莒城将士守城之心,这份胸襟和胆识也让人竖起大拇指。\n 最主要的是他能够驾驭比他厉害的人,独断朝纲,这也是很厉害。\n 总之,田单在齐国君臣百姓质疑声中,做出了一个决定:迎立齐襄王归临淄。\n 齐襄王也在质疑声中,回到了临淄,并做出了一个决定:封君拜相(立田单为齐相,封为安平君)。\n 这对君臣,看似和睦,君仁臣恭。实则,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也可以说,田单想要齐襄王替他树立一个社稷之臣的良好形象。齐襄王想要田单,替他匡扶社稷,守住江山。\n 这对君臣,在复国后,各取所需。\n 接下来就是齐国的好日子来了:\n 燕国一战回到解放前,不敢找齐国的麻烦;韩魏孱弱,也不会生事;秦国和楚国开战,打得不亦乐乎;齐国要应对的只有赵国。\n 公元前276年、公元前274年、公元前271年,齐赵两国有交战。齐国败,丢了几座城。\n 紧接着,赵国和秦国又展开大战:阏与之战。\n 齐国迎来了,真正的和平。齐襄王坐稳了王位,再加上对外无战事,对内安稳。剩下来的就只有一件事:内斗。\n 尤其是齐襄王和田单之间的权力角逐,越演越烈。其中,有两个故事,说明了齐襄王复杂的情感:尊敬田单,又害怕田单。\n 第一个故事:贯珠人。\n 这个故事的内容是什么呢?\n 《战国策》记载:过菑水,有老人涉菑而寒,出不能行,坐于沙中。田单见其寒,欲使后车分衣,无可以分者,单解裘而衣之。\n 田单分衣、解裘的举动是可怜老人,出于善举也好;是包藏祸心,收买人心也罢。但,田单的这个举动,在齐襄王眼中又是什么想法?\n 答案:尽早除之,以绝后患。\n 齐襄王说了一句话:田单之施,将欲以取我国乎?不早图,恐后之。\n 齐襄王说这田单篇(4)[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