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篇(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提起战国,就会想到四大名将。一提到四大名将,就会想到一个人:白起。\n 白起是继战国时代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兵家,梁武帝时的《千字文》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且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有战神的封号。\n 据统计,战国时代,牺牲的将士有两百多万,一半都出自白起之手。那么,白起的成名之路,又是如何。他又是有怎样的功勋,被列为四大名将。\n 现在,我们就走进历史,来了解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风云人物:武安君白起。\n 按照惯例,先要介绍白起的个人简历:\n 生卒:出生不详,卒于公元前257年。\n 活跃时间:公元前293年公元前260年。\n 姓氏:芈姓白氏。\n 战绩:大小70余战,拔城七十余座,一生征战,没有败绩;伊阙败韩魏,扫除东进之路;攻破楚都,令其一蹶不振;长平重创赵国,一战封神。\n 名言:宝剑出鞘,谁敢争锋。\n 对于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的先祖,有两种看法:\n 1、秦国名将白乙丙(以名讳为氏)。\n 2、楚国公族白公胜(以封邑为氏)。\n 这两种看法,更多的人赞成白起的先祖是秦国的名将白乙丙。白起出生在秦国,郿县人,他是土生土长的秦国人。他的祖先白乙丙,在秦穆公时代,是个知耻而勇的名将。有假途灭滑之功,也有被晋俘虏之耻,败晋雪耻之志。\n 但,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白起的先祖出自芈姓,是楚国公族白公胜。因为白公胜乱国被诛,所以留下了不好的名声。\n 无论白起的祖先是秦国名将白乙丙也好,是楚国公族白公胜也罢。祖先的事情,很难解释清楚。还是来说说,战国中、后期最闪耀的人物:白起。\n 白起的出生,因为史料残缺,没有记载。只知道,白起出生在秦国一个叫郿的地方。白起的童年如何,师承何处,家庭背景等等,都是一个谜底。给人的感觉,白起是从石头缝蹦出来的,惊艳了所有人。\n 根据残存的资料还是可以得出一点信息。\n 白起童年到伊阙之战时,他的年纪不大,算是年少成名。因此,可以推断出一点信息:白起小时候,爱学习,精通兵法,也许还有一位很优秀的老师。\n 由于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对外作战频繁。白起投军,积累军功,最终从台后走到台前,成为了秦国最闪亮的将星。\n 白起出生应该在秦惠文王时代,成名于秦昭襄王时代。那么,白起是如何登上将坛,一战成名?\n 这就要说一件事:论贵人的重要性。\n 白起的贵人不是别人,正是大秦宣太后之弟、秦国四贵之一的穰侯魏冉。\n 根据残存的史料以及野史记载,白起跟魏冉的关系很好。也许,白起就是跟着魏冉混的。他们一同上战场,积累军功,建立深厚的革命友情。\n 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伐韩窥周,举鼎而亡。秦惠后、秦武后扶持左庶长公子壮(季君),芈八子扶持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公子芾。魏冉、白起支持芈八子,与秦惠后、秦武后等嬴姓宗室支持的季君,争夺王位,引发了三年内乱,这就是秦国历史上的季君之乱。\n 这场内乱,以芈八子胜利告终。\n 由于赵武灵王、燕昭王干涉秦国内政,护送芈八子远在燕国为质的长子公子稷归国,这就是秦昭襄王。芈八子、魏冉在这场内乱之中获胜,白起因为正确的选择,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从而成为了宣太后、魏冉一派的杰出人物。\n 秦昭襄王继位后,国政大权由芈八子掌控。秦国伐韩攻魏,欺压楚国,孟尝君入秦为相,囚禁楚怀王,取得了一些显赫的战功。但,因为截杀孟尝君归国,惹下了麻烦。\n 孟尝君借助鸡鸣狗盗之徒,成功离开秦国,回到齐国,第一件事就是号召中原诸侯伐秦。\n 韩、魏积极响应齐国的号召,楚国也蠢蠢欲动,赵武灵王孤胆入秦,探查秦国的虚实,制定了亡秦之策。公元前299年,对于秦国来说,是最糟糕的一年。历经季君之乱,秦国国力大衰,将星陨落。虽在对外征伐诸侯,取得了胜利,但,没有显赫的名将。\n 这一年,对秦国来说很棘手,体现在三个方面。\n 1、齐、韩、魏、楚、赵诸侯谋秦。\n 2、诸侯联军派出了一位败秦、欺三晋、北亡燕、南败楚不败的名将:匡章。\n 3、秦国无名将能臣,离心离德(囚禁楚怀王失信天下、截杀孟尝君天怒人怨。)。\n 这就是战国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公元前296年,以孟尝君为首合纵诸侯伐秦。这也是秦国第二次被诸侯合纵攻打。\n 历经三年鏖战,齐、韩、魏三国联军攻破了秦国东出第一要塞函谷关。幸运的是,上天站在秦国这边。魏襄王、韩襄王甍逝;楚怀王郁郁而终;赵国发生了沙丘宫变,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也告别了历史舞台。\n 韩、赵、魏、楚,四国君主甍逝,齐国逼迫秦国议白起篇(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