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国风云人物之名将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匡章篇(6)[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英雄落幕\n  败秦、亡燕、欺三晋、三伐楚,这是匡章建立的赫赫战功。随着伐楚落下帷幕,齐国也换主。公元前301年,齐宣王去世,齐湣王继位。齐国新旧换主,对匡章而言,会有什么改变。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n  齐宣王死了,开启了齐湣王时代,匡章是否能够得到重用,以及他现在的年纪,能否再建辉煌,这都是未知数。索性,匡章得到了齐湣王的重用,并且大争之世又给他,提供了一个舞台。\n  这一次的舞台,是跨国远征,攻打秦国。\n  这里有个问题:齐国和秦国不接壤,齐国为什么要跨国远征秦国?\n  十几年前,秦国借道韩魏,远征齐国。桑丘一战,匡章成名。那么,齐国为什么要做出冒险的举动,跨国远征,出兵攻秦。\n  事情的起因:秦国囚禁楚怀王失信天下,截杀孟尝君惹怒天下。尤其是孟尝君,入秦为相,归国时差点落得楚怀王的悲剧。幸亏倚仗鸡鸣、狗盗等人的帮助,得以回到齐国。\n  有句话说得好,君子总爱报仇。无论十年,还是二十年。有仇,就要报。\n  孟尝君受到如此大的侮辱,岂能不报,尤其是有能力的人。归国后,孟尝君被齐湣王任命为齐相。孟尝君号召诸侯,共同攻秦。\n  诛暴秦,匡正义,这就是孟尝君喊出的口号。\n  韩、魏跟着齐国占了很多好处,伐秦,也是为了自身发展。因此,韩、魏积极响应,出兵伐秦。\n  燕国关起门来发展,没有加入。楚国伤了元气,再加上内政不稳,也没有参加这次号召。赵武灵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去秦国,探查虚实。归国后,做出了亡秦之策。\n  公元前299年,齐湣王以匡章为将,合纵韩、魏,攻伐函谷关。\n  这座被誉为秦国东进中原第一要塞的函谷关,也被中原诸侯联合起来攻打多次。第一次以公孙衍号召的五国攻秦。第二次以孟尝君号召的三国攻秦。第三次以信陵君号召的合纵攻秦。第四次以庞煖为首的合纵攻秦。唯独,第二次以孟尝君号召的齐、韩、魏三国攻秦,从正面攻破了秦国的函谷关。\n  破函谷关的名将,正是匡章。\n  来看一下,齐伐函谷关之战的基本信息。\n  时间:公元前299年公元前296年。\n  君主:齐湣王、魏襄王、韩襄王对战秦昭襄王。\n  主将:齐匡章、魏公孙喜、韩暴鸢对战秦魏冉。\n  结局:联军胜,秦国败。\n  由于史料残缺,并没有对这次大战,有详细的描述。不知道联军出动了多少将士,也不清楚此战,秦国输得有惨,也没记载双方阵亡了多少将士。史记留下了一句话:公元前299年齐与韩魏共攻秦,至函谷军焉。公元前296年,秦与联军河外以和,兵罢。\n  这句话告诉我们三个信息:\n  1、交战的时间:公元前299年公元前296年。\n  2、交战双方:秦国对战齐、韩、魏。\n  3、交战结果:联军胜,秦国败,函谷关破,以议和告终。\n  虽然不清楚,战事的惨况如何。但,从侧面反映出两个信息。\n  1、函谷关很坚固:打了三年。\n  2、匡章的军事才华不简单:三年而破之。\n  函谷关之战,让匡章声威大震。也是,匡章最后一战。匡章不负其名,也是战国史中,唯一一次,合纵诸侯,正面攻破函谷关,逼迫秦国割地求和。谁也没想到,函谷关之战后,匡章谢幕了历史舞台,从此再无音讯。\n  这里有个疑问:

匡章篇(6)[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