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章篇(1)[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学成归国\n 齐国名将继田忌之后,又出现了一位赫赫有名的战将,而且他打的战役,都是格局之战,十分重要。比如,桑丘之战,一战击破秦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北亡燕之战,用了五十日攻破燕国国都蓟城,开创了第一个以最短的时间攻破万乘之国的先河;三伐楚国,让楚怀王大国梦、强国梦,走向破碎。他也是战国唯一率领诸侯联军正面攻破函谷关的名将。\n 他就是历经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的不败战神:匡章。\n 无论是齐、韩、魏合纵三伐楚,还是齐、韩、魏合纵伐秦,甚至北上亡燕,欺凌三晋,深得齐国三代君王的信任。\n 现在,我们走近历史,看一下战国时代,被低估且被遗忘的名将。他就是此篇的主角:匡章。\n 先来看一下匡章的个人简历:\n 生卒:不详。活跃的时间:公元前334年公元前296年。\n 姓氏名:陈姓匡氏名章。\n 历经的君主:齐威王、齐宣王、齐湣王。\n 战绩:西破秦、北亡燕、南败楚、欺凌三晋。\n 名言:人子不欺父,人臣岂会辱君。\n 对于匡氏地起源,有三种记载:\n 1、上古有个诸侯国:匡国。其后代子孙,以国为氏。\n 2、以邑为氏。\n 3、以先祖官居地方为氏。\n 匡章的祖先不知道是以上哪一种情况,但,值得肯定的是他的祖先给后代子孙留下了一个显赫的姓氏。对于匡章何时出生,史料没有记载。只知道一点:他是出生在齐国。\n 根据匡章的活动轨迹,还是能够推断出一个大概。公元前344年,齐、魏两国在徐州称王。匡章曾与名家的祖师惠施,有过一场激烈的辩论交锋。\n 从这个信息可以得出,此时的匡章至少是成年人,也许年龄还会更大。也就是说匡章的出生时间至少是在公元前370年以前。至少是个立冠的少年吧!否则,怎能与名家的惠施有一场精彩的辩论。\n 对于匡章童年到成名那段历史,史料也没有记载,却留下了几则耐人寻味的小故事。\n 1、不孝。\n 匡父杀了匡母,并埋在马厩下面。至于,匡父为什么杀匡母,也没有史料记载这件事。但,匡父杀妻,导致匡父和匡章父子之间的关系不和睦。因此,匡章留下了一个举国皆知的骂名:不孝。\n 2、好友孟子。\n 齐鲁是礼仪之邦,注重孝道。匡章不孝之名,齐国皆知。却出现了一个现象,被称为儒家亚圣的孟子,是匡章的好友。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谋谋兔崽子,一点都不孝顺,要远离他。\n 还有一句话耳熟能详:不孝有三,无后为大。\n 匡章不孝之名,齐国皆知。为什么孟子会认可匡章,并与之为友?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回答孟子对于不孝的定义。殊不知,这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出自《孟子?离娄上》\n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孟子对不孝的定义:\n 1、不能侍亲。\n 2、不能侍君。\n 3、不能立身行道。\n 4、不结婚生子。\n 对于孟子而言,无后,是位于不孝之首。齐国境内皆说匡章与匡父关系不好,这是不孝。儒家大宗师孟子把匡章当成好友,是因为他觉得情有可原,并不认为匡章不孝。\n 从这些事迹和故事来看,我们能够得出一些信息:\n 1、匡章成名前的人生过得不幸福。\n 匡父杀妻,不仅会在匡章心里产生阴影,还让他们父子有了间隙。匡章也因此,留下了不好的名声:不孝。也可以说,匡章身上背负了太多世俗的东西:一边是世俗的谩骂声;另一边是母亲之死,与父不和。\n 2、有学问、能言善辩。\n 徐州相王之时,匡章和名家的祖师惠施,有过精彩的辩论。对于惠施是一个怎样的人物,我在《赵武灵王英雄传》、《战国风云人物之君王篇》之《魏惠王篇》讲过,这里就不多说了。匡章不博学、没有能言善辩,是不配成为惠施的对手。\n 3、爱与有学问的人当朋友。\n 比如儒家的孟子,都是匡章的朋友。\n 简单说:匡章爱学习,学问渊博,还能言善辩,也爱和有学问的人当朋友。因为有主见,敢于忤逆父亲的做法,留下了不孝的名声。\n 匡章出生到成名这段光阴,他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不为人知痛苦的一面。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时间总会继续往前走,人也会随之而长大。\n 齐鲁是礼仪之邦。匡章有不孝的名声匡章篇(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