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白山黑水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 英雄之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进行利甩,以图动摇瓦解抗日联军干部战士的士气.……

    1939年9月的日子没有眼泪。

    杨靖宇带着尚未痊愈的腿伤,走出了密营。

    他率领着总部警卫旅和少年铁血队,火速来到桦甸头道溜河密营,同在这里举办第一期党员干部培训班的魏拯民会合,分析形势,商讨对策,并在10月初举行的南满省委和一路军负责人会议上,作出了决定。为了尽可能保存实力,部队应避免同敌人的正面冲突,化整为零,分散游击:魏拯民率三方面军在敦化、安图、宁安一带活动;二方面军在抚松、长白一带作战;杨靖宇率总部警卫旅和一方面军南下漾江、金川、辉南、通化,牵制敌人主力,掩护部队的分兵和二、三方面军的东移。

    会后,杨靖宇即率部转战于桦甸夹皮沟、潆江瓮圈等地,然后与曹亚范率领的一方面军主力在金川回头沟会合。由于敌人的破坏,部队面临着无衣无食的危机。现在最迫切的问题是:必须为粮食和冬装而战。但局势已不是半年以前的景况了。摆在眼前的,是多如牛毛的敌人,密似蛛网的陷阱。刚过辉发江,就被敌人发现,追袭而来。进入金川,又与敌人遭遇,激战而去。调头去漾江,在小西头地区暴露了目标。只好第二次南下金川,结果在大板石沟岭的对日伪的遭遇战中,伤亡惨重。此时,杨靖宇犹如一只被困在沼泽之地的猛虎,步步艰难地行进着,随时都有陷入灭顶之灾的危险……

    解决衣食的前景,依然无望。生存的难题,迫在眉睫。

    杨靖宇同曹亚范商量两支部队分开去解决粮食与冬装的问题。

    现在,杨靖宇率领一军警卫旅和少年铁血队共二百多人正辗转在金川、潆江和桦甸的冰天雪地中。他身穿破旧的棉衣,足踏一双朝鲜破草鞋,顶着凛冽的暴风雪,来往奔袭于回头沟、大北山、大清沟、杨木河、老爷岭、那尔轰、错草沟子、大沙河这些难以在地图上寻觅到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里,率领队伍,进行殊死的战斗。他的信心依然是那样坚定。他相信,他能战胜眼下的危机。但是,1940年1月21日,在潆江马家子的战斗中,警卫旅一团参谋丁守龙的被俘叛变,却为眼下的危机制造了难以逆转的灾难。丁守龙向敌人和盘托出了杨靖宇最新的行踪和部队的兵力,敌人由此掌握了杨靖宇的行踪,并把进攻的矛头准确地集中在了杨靖宇和他率领的队伍上。.……

    危机在急剧地加深。

    敌人立即调集大批日军,加上伪军以及程斌、崔胄峰等九支\"挺进队\"的人马,总兵力达四万人之众,在飞机侦察的配合下,直扑杨靖宇隐蔽的潆江西部山区。敌人的搜捕更加频繁,战斗更加激烈。抗日联军部队大量减员。月末,在马屁股山同一大股敌军遭遇,发生激战,我军伤亡七十多人。突围后,杨靖宇与警卫旅和少年铁血队失去联系,只有六十多人的特卫排跟在身边。2月1日特卫排排长张秀夙携现金一万元、手枪四枝及机密文件投敌。队伍进一步散失。敌人根据张秀夙的13供,把进攻的目标更集中在杨靖宇一人身上,这无疑是雪上加霜。2月2日,杨靖宇身边尚有二十七人,10日仅剩十二人。杨靖宇继续与敌周旋,到15日,身边只有六名战士了。这一天清晨,杨靖宇等七人行至漾江县五斤顶子西北方的一个山坳里,被敌人发现了。叛徒程斌、崔胄峰、唐振东三支\"挺进队\"六百余人,立即如壁虱一般进山搜寻。下午三时,双方相距在只有三百米的地方对峙着。杨靖宇等人依托着高地的有利地势,向敌人猛烈开火,毙敌十人。敌卧倒应战。崔胄峰挺进队的日本人队副伊藤向杨靖宇高喊:\"你投降吧!\"杨靖宇说:\"好,我投降。但我有话要说,你过来!\"伊藤真的过去了。只见杨靖宇叭叭两枪,一个点射,伊藤啊的一声倒在地上。崔胄峰带着人气愤地向杨靖宇追赶而来,杨靖宇又是叭叭两枪,击中了叛徒崔胄峰的大腿。敌人一齐向杨靖宇射击,杨靖宇才开始撤退。事后,敌人这样记录了杨靖宇的撤退:\"中途左手被我方打中,就是这样他仍然毫不气馁地继续逃跑,完全像一个巨人在狂奔。最后,终于在一个密林里把我们甩掉了。大家只能沿着落在雪地上的点点血迹继续追寻他的踪迹.……天渐渐黑了下来.……大家只好点燃个人携带的火柴,在黑暗中寻找着血迹.……\"跟踪搜捕的\"挺进队\"被杨靖宇等人拖得精疲力竭,六百人的队伍一路掉队,最后只剩四十多人。当晚,杨靖宇决定让警卫员黄生发等四名负伤战士转移,\"顺来路往回走\",他自己同另外两名战士朱文范、聂东华继续前进,\"设法去找部队\"……

    但死神,也越来越向杨靖宇*近了。这是最后的时刻。

    到处是敌人的岗哨,到处是敌人燃起的篝火。敌人包围得很紧,飞机整天在头上转,打机枪、撒传单、扔炸弹,情况十分紧急。

    杨靖宇和他的战士朱文范、聂东华继续前进……这已是1940年的2月16日。杨靖宇三人摆脱了敌人的追捕。但他们并没有摆脱敌人重重布设的包围圈。

    而饥饿与寒冷,在恣意践踏着杨靖宇和他的战士的精力。2月18日,当朱文范、聂东华离开隐蔽之所,试图接近潆江县大东沟的集团部落,向群众购买食物和棉鞋时,敌人发现了他们,并将他们枪杀了。敌人从他们身上搜到了杨靖宇的印章,从而完全证实了杨靖宇就在附近潜伏的推断。敌人加紧了对杨靖宇的搜捕。他们封锁了所有的道路,责令附近一带的村民\"进山砍柴的人绝对不许携带午饭\",并派遣便衣扮作樵夫,进山引诱杨靖宇露面。

    这时,杨靖宇已是孤身一人。

    他孤身一人,面对的完全是一个疯狂的世界。

    杨靖宇衣着单薄,腹内无粒米之实,还有身患感冒的病痛,都无时无刻不在耗损着他的生命。严寒已冻坏了他的面颊和鼻子。杨靖宇独自一人辗转在深山密林、冰天雪地,他必须为一个普通人最普通的必需,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获取粮食。2月22日,因为饥饿,英雄杨靖宇出现在潆江县保安村西南六华里左右的三道崴子。

    在山里等到了四个砍柴的村民。他们是:伪牌长赵廷喜,村民孙长春,辛顺礼,迟德顺。由于居民点德警察不让砍柴的村民带食物下山,杨靖宇只好恳求他们回去带点食物和棉鞋,并答应多给钱。伪牌长赵廷喜还劝他:“我看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对投降的人不杀头的。”杨靖宇的反应实耐人寻味的,对方已经认出他,他也没有否认,只是以一个中国人对另一些中国人的口吻平静的说:“我是中国人哪,不能作这样的事情。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咱们中国就完了。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赵廷喜不再言语答应回去给他弄点粮食,然后和杨靖宇分手。赵廷喜在回去的路上遇见了铁杆汉奸李正新。由于还怕另外三人先报告了他们与杨靖宇的会面,导致全家被杀,因此向李正新说出了此事,李听后大喜马上向伪蒙江县警察本部的日本警佐西谷报告。西谷闻讯立即让赵廷喜带领自己和大批日伪军警宪特去围捕杨靖宇。

    2月23日下午四时,西谷的队伍在蒙江三道崴子703高低附近,发现了杨靖宇。此时的杨靖宇饥寒交迫,伤病缠身,面对突然出现的敌人,心里想些什么,后人是不难想象的。将军最后的时刻到来了。今天我们所知到的杨将军在生命最后时刻的表现是被他的敌人记录下来的。在日伪档案中,描述他表现的很沉着,一边用两支手枪准确的向四面八方围上来的敌人射击,同时向490高地退却。可是几天几夜没吃饭的杨将军已经没有力气摆脱敌人,最后靠在一棵大树后面射击,与敌人相距不足30米。西谷曾一度想活捉杨靖宇,并不断高声劝降,回答他的只有一颗颗子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靖宇将军厉声喝问:“谁是抗联投降的,滚出来我有话说!”几个叛徒吓得龟缩在一旁,不敢吭声。在两名日本警察被击毙后,西谷明白劝降无用后,下令:消灭杨靖宇。最后的攻击开始了,四面都是敌人的子弹,杨靖宇又打倒数名冲在前头的敌人,同时身上也多处中弹,左腕中弹一支手枪落地后,仍以右手持驳壳枪应战,最后胸部中弹,轰然倒下,一代抗日英豪就此壮烈殉国!时间是1940年2月23日下午4时30分。

    杨靖宇生前死后都是让日本人异常敬畏的人物。他牺牲后好久,西谷等人才敢向他靠近,这时敌人再次犹豫起来,不敢相信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直到程斌到来,确认此人就是杨靖宇。据事后伪《协和》杂志记者报道,听说他们真的杀了杨靖宇,西谷等人“一点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呜呜的哭了起来”。敌人用一辆大车将将军的尸体运回蒙江县城,命令叛徒程斌的部下张奚若把杨靖宇将军的头颅铡下,并装入木盒送往伪满首都新京。同时岸谷隆一郎实在不懂杨靖宇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些日子靠什么活着。他满怀敬畏之心,让县民众医院院长金源相解刨了杨靖宇的尸体。敌人在英雄的胃里见到的只有不能消化的草根和棉絮,在场的中国护士禁不住流下热泪,而有资料表明岸谷隆一郎这个双手沾满中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听完报告,“默默无语,一天之内,苍老了许多。”而靖宇将军的遗体,被弃于保安村荒冢间,用积雪掩埋。事过7天,伪蒙江县警务科长王士洪和伪警察大队长桑文海,突然接到省城打来的电话。岸谷隆一郎在电话里急问:杨司令的尸体在何处?接着又责成他们:快快地起出来,找人做个假头安上,隆重举行“慰灵祭”。岸谷又接着说,这7天里,满洲南地区讨伐司令官野副昌德将军夜夜做恶梦,睡不安枕,总是梦见杨司令伸只大手跟他要头,醒来总是头痛。所以要快给杨司令刻个假头,用棺椁盛殓,叫全县村长以上官吏都来参加“慰灵”仪式。日酋这一声令下,伪官吏一齐出动,置办棺椁,搭起灵棚,叫来上等木工,一夜之间刻了个假头。请来当地知名书法家李咸阳老先生写了墓牌。又派弃尸的士兵刨开雪堆,抬回杨靖宇将军的尸体。在一切筹办停当,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他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例训诫部属,同时亲自为杨靖宇将军主祭下葬。

    后来这个缉捕杀害将军的元凶,伪满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于日本投降前夕,他深感剿杀中华民族英雄的罪责难逃,一种对中国人民的负疚和畏惧,使他终日不得安宁,最后,全家自杀于河北省。而将军的头颅在伪满首都新京受到另一番“礼遇”。关东军司令部将其放入防腐液中,保存在伪满军政部内。迷信武士道的日本人以为杀了杨靖宇并控制了他的头颅,整个东北抗日联军就会瓦解。为此,他们将杨将军的头颅拍照,印成传单,四处传发。在深山密林中用飞机空投。而被敌人重兵分割的一路军很多战士都不相信总司令牺牲的消息。至于吉东的二路军,北满的三路军知道40年末仍坚信敌人空投的传单是造谣。直到,金日成带领一路军余部退入苏联,与退入苏境的二,三路军领导人冯仲云,周保中,李兆麟等人相会,他们才相信杨靖宇将军真的牺牲了。为了给杨靖宇报仇,一路军各部在杨靖宇牺牲后向日军发起近乎疯狂的报复,一时间,长白山区各个据点的伪边防站,警察署,频遭袭击,但同时也暴露了目标。一方面军军长曹亚范深为自己未能冲破日军包围圈救出杨靖宇而自责,因此他率先率部向日伪发起报复行动。经过连绵血战,最后只剩下几十人。40年8月,在蒙江龙泉镇附近,曹亚范被叛变分子枪杀。一方面军是杨靖宇亲手创建的部队,至此,其基干部队除少量投敌外,全部壮烈殉国。

    程斌后来先后跟随他的主子岸古隆一郎前往热和、山西作恶,建国后被捕获并镇压。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身为伪山西副省长的岸古隆一郎用氢化钾毒死全家人之后自杀。。在遗嘱中岸谷隆一郎这样写道,天皇陛下发动这次侵华战争,或许是不合适的。中国拥有像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杨靖宇牺牲后,人们在他的笔记本里发现了他生前写下的一句誓言:

    \"为匡复祖国山河而杀身成仁!\"

    杨靖宇牺牲后,魏拯民接过了杨靖宇的旗帜,率领着一路军余部在敌人\"讨伐\"的间隙里继续苦战。后来,魏拯民因病无法随军指挥,被送往桦甸县夹皮沟牡丹岭的密营休养,直至1941年3月8日在饥病交加之中去世。

    一路军所余二百多人退至前苏联境内休整……

第57章 英雄之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