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晚明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3章 旅游有风险[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帝国西北,镇番卫北部是赫赫有名的白亭海和青土湖两湖地区。

    虽然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但是这里却拥有几百平方公里的水面,湖面上渔帆点点,湖畔上田园牧歌。

    石羊河下游狭长而平坦的冲积绿洲带,土地肥沃,易于灌溉,在华夏军铁与血的运作下。已经和两湖地区连为一体。

    周垣适时地下令废除镇番卫,成立民勤生产建设兵团,纳入了华夏军的管理体系。至于河西巡抚和朱由检的大明朝政府,周垣完全采取了无视。怎么不服吗?,想打一架吗?不服就试试。

    再说了。我这个人不贪婪,只要绿洲周边几千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些广袤无垠的戈壁滩和沙漠全部归你们哦。

    镇番卫原先明军官兵,如果听话的话,就地转化为集体农庄农民,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如果你敢刺毛,也没关系,阿拉善沙漠里面有很多盐矿,我请你去当一名光荣的矿工,让你体验一下野外生存的滋味。

    如果你很幸运的你有被野狼吃掉的话?,说不定几百年以后,你的干尸还能因为成为考古人员的研究对象而名垂青史,就像著名的楼兰美女一样,睡在展览馆的玻璃柜里。

    至于民勤生产建设兵团北面、东面的鞑靼人察哈尔部,在一两年之内,还不会有太大威胁。

    数月前那次周垣与豪格的联合作战,彻底打掉了鞑靼人的嚣张气焰。

    从此所有的鞑靼牧民再不敢来白亭海一代放牧。察哈尔部也不例外。

    尽管这里水草丰美,这里天蓝蓝、水蓝蓝,号称,大西北的小江南。

    察哈尔部头领林丹汗也许对周垣和豪格有什么不满,但是他暂时还无暇西顾。

    皇太极正在敲打着东蒙兀儿各部。老林同学必须笼络好更多的蒙兀儿部小兄弟,减少他们背叛的机会。如今喀喇沁、土默特、喀喇车里克、伊苏忒、扎鲁特、敖汉、奈曼、阿禄、巴林、科尔沁等部已经归顺那个满洲野猪皮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

    小野猪皮皇太极打了他的右脸,现在还准备打他的左脸。

    林丹汗除了叹息还是叹息,一点辙都没有。

    只有你足够强大,世界才能与你和平相处,否则只有你被欺负的份,哪怕你是黄金家族的后代。

    民勤建设兵团周边出现了空前的安宁。

    宋奎站在白亭海畔,对乡亲们大手一挥,“既然形势一片大好,咱们就要抓住时机、尽快发展。”

    集体农庄的万亩良田,早播的荞麦、大麦、小麦铺满大地,一片绿油油。因为湖水灌溉充分,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农场实验基地,栽种着南瓜、辣椒、西红柿、土豆、甘薯和玉米。

    如今,这些跨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农作物,经过多年的栽培,已经适应了中国的气候。

    南瓜、辣椒等作物的种子,是周垣派战士千辛万苦从江南一带搜集来的。

    因为种子极其珍贵,宋奎选择最肥沃的土地,让最有经验的庄稼把式去耕种,“以后,这将是咱们的救命粮,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土豆和甘薯,在后世也算救命粮。对小冰河时期的大明朝,更是如此。

    看官您怀疑这个时空会有土豆和甘薯?不用怀疑。

    徐光启的1628年出版的《农政全书》卷28记载,“土豆,一名黄独。蔓生叶如豆,根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又煮芋汁,洗腻衣,洁白如玉。”

    宋奎派一个排的战士,日夜守候着这一亩试验田,要求他们寸步不离,“你们的眼睛有多重要,这些粮食蔬菜就有多重要。”

    民勤生产建设兵团,在宋奎同学的带领下,埋头发展,闷声发财,几个月下来,终于有了成果。

    现在的民勤生产建设兵团,旗下已经有300多个集体农庄、一百多个集体牧场、十多个矿山和30多家工厂。最重要的产业有毛纺织、铅笔和芒硝。

    民勤特区周边是广袤无垠的阿拉善草原和戈壁滩、荒漠。

    草原上骏马奔腾、牛羊成群。

    鞑靼牧民纺织工艺落后或者根本不懂纺织,于是。大量的绵羊毛、阿拉善双峰驼的驼绒、白绒山羊羊绒像垃圾一样被丢弃。

    宋奎有做奸商的潜质,带着战士们深入草原,大肆收购被牧民丢弃的垃圾。

    “瞧一瞧看一看。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个铁锅或者一个水壶,可以换取200斤羊毛、驼绒或羊绒。100%的划算,”宋奎说道。“俺这是亏本做买卖,就想交你这个朋友。”

    牧民对汉中出产的茶叶、棉布、瓷器、铁锅、水壶、铁器爱不释手,“我家还有很多羊毛,都卖给你行不?”

    “数量不限,多多益善。草原上有多少羊毛,我们就收购多少。”

    “山羊皮要不?”

    “只要草原上出产的,我们都要。”宋奎露出狐狸一样的笑容,“就是羊粪,只要送到我们的农田里,我们也要。一车羊粪可以换一斤大米。”

    牧民看着宋奎,“这家伙连羊粪都要,不是傻了吧?谁说汉人聪明?我不这么认为。”

    宋奎当然不傻,羊粪是上好的有机肥。现在没有化肥工业,只能靠有机肥维持地力。

    羊毛很快在特区的仓库里堆积如山。

    宋奎号召乡亲们搞家庭纺织工业。既增加收入又不耽误农时。

    民勤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太太,几乎每人一辆手摇纺车或者脚踏纺车。每个家庭都有一台由兵团提供的织布机。

    农闲时节,纺车和织布机昼夜不停。女人们纺线织布的时候,脸上晴朗的像解放区的天。因为等到了一定数量后,产品会被民勤生产建设兵团商业局会统一收购。价格公道,童叟无欺。只要努力,你就会脱颖而出,就会赚到大把的银子。

    宋奎这时候才表现出一个开明领导人的模样,大手一挥,“称再给高一点,不能让乡亲们吃亏。”

    尚杏儿的老姑奶奶,一个月的辛辛苦苦忙活忙活下来,收入就高达五两白银,这相当于全家去年的总收入。

    老姑奶奶喜极而泣。高兴之下,给家里的换了一套新式家具,男男女女都添了一件新衣。

    在宋奎的宣传一下,老姑奶奶成了发家致富典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民勤生产建设兵团的男女老少,争先恐后加入到家庭纺织大军中来。

    如今,女人对家庭的贡献,已经超过了男劳力。有钱的女人就任性,“再敢打我,老娘我不跟你过了。现在我有了钱,找一个比你好的。”

    男人唯唯诺诺,“老婆。俺再也不敢了,以后的家务活我全包,剩菜剩饭全吃,老婆闲气全受。爬趴啪的时候我听你的。”昔日响当当的男爷们儿变成了家庭妇男,在家带孩子、烧饭煮菜、养猪喂鸡、

    受民勤的影响,豪格的部民也开始学着纺毛线织毛呢。然后卖给民勤特区商业局,换取必需的生活用品。

    对此,豪格决定大力支持。

    没有人会跟财富过意不去。

    家庭毛纺织业一直以粗纺产品为主,织造粗呢绒。

    这些粗毛呢将全部被汉中被服厂订购,用于制作军服。
第113章 旅游有风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