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1章 征高句丽【二十】[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臣以为高延寿进兵安市,策略有三:其引兵直至前沿,与安市城连为堡垒,占据险要地势坚守,使我军久攻不下,以此困住我军,此为上策。趁我军不敢围城,引城内军民连夜逃遁,此乃中策。凭兵马众多,前来与我军交战,此乃下策。”长孙无忌颇为自信地说道,“高延寿有勇无谋,必出下策。”

    “辅机所言不无道理。”李世民听长孙无忌如此一说,紧锁的眉头不由得舒展开来,“高延寿为人狂傲,兼之手下有二十万大军,可与城内金永熙里应外合,夹击我军。故而,他当轻视我军而贸然引兵前来挑战。如此,朕便可倾力与之决一死战,必能生擒此贼,大败高句丽援军。”

    “臣也以为,高延寿当引兵前来挑战,我军可与之一战。”李世勣沉思着说,“臣所忧虑的是城内金永熙,此人老奸巨猾,深谙用兵之道,他得知我大军倾力出击高延寿,必会引兵出城从后夹击。如此,我军则危矣。故而,臣以为可与高延寿一战,然不可倾巢而出,且得于四十里之外截击。”

    “李将军言之有理。”薛万彻附和道,“若我军全力出击高句丽援军,金永熙必引兵出城与之夹击,我军腹背受敌,难以取胜。故而,当分兵击之。”

    “你等所言,正合朕意。”李世民眼含微笑地看了看众臣,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朕知城内守兵有五万之众,而高延寿援军二十万,若两军前后夹击我军,的确难以取胜。故而,朕欲令四万将士围城,以阻击金永熙出城,再亲率十万大军前去截击高延寿。我军将士骁勇善战,当可敌二十万敌兵也。”

    “皇上圣明!”长孙无忌拱手道,“我军围住城内守兵,便可无后顾之忧也。如此,皇上亲率大军前去讨贼军,当可出奇制胜击败高句丽二十万援兵。”

    “分兵之计,实为可取。”执失思力拱手说道,“只是不知皇上将命哪位大将军引兵围城,请皇上明示!”

    “朕欲令薛万彻将军当此重任,不知将军愿为朕效劳否?”李世民转眼望着一旁的薛万彻,面带微笑,口气温婉地说道。

    “臣愿效劳,请皇上放心臣一定不放一兵一卒出城,若有任何闪失,愿受处治!”薛万彻起身向皇上一拱手,斩钉截铁表态道。

    “好,有薛将军在,朕便可高枕无忧矣!”说罢,李世民哈哈一笑,紧接又下旨道,“众将听令,今日做好充分准备,明日出兵阻击高延寿,不得有误!”

    “遵旨!”众将起身,纷纷向皇上拱手应命。过了会儿,任城王李道宗突然开口请求道,“皇上,臣愿引五千精骑抄小路直奔平壤。请皇上应允!”

    “任城王,你何故欲引兵平壤?”李世民听了,不解地问道,“今高延寿引大军前来安市,我军当共击之,为何要发兵平壤,这是何道理?”

    “正因高延寿领二十万大军前来安市,臣才想出其不意袭取平壤。”李道宗高声答道,“皇上,今高句丽倾尽本国兵力来抵抗我军,平壤守军必然虚弱,实乃不堪一击。此时,臣若率精兵跨过鸭绿江,直奔平壤,泉盖苏文必不为备,可生擒之。夺取都城平壤,高延寿那二十万兵马必定不战而降也。”

    “任城王此计绝妙,臣以为可取。”李世勣眼睛一亮,望着李世民说道,“皇上可率军牵制高延寿,任城王引精骑直捣都城平壤,当可攻其不备而取之。”

    “是呀,皇上。任城王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定可不负皇上所托。”尉迟敬德、契苾何力、薛万彻、程名振等将领上前进言,劝皇上采纳任城王的建议。

    “不可!”李世民考虑了好半天,谨慎地答道,“泉盖苏文深知兵法、老谋深算,他岂能不知严加防范?今若引兵前往平壤,必中其计也。”

    “皇上所言甚是!”长孙无忌随声附和道,“为兵之道,当以谨慎持重为好,切不可孤军贸然出战。安市距平壤颇远,若遇伏击,将无兵可救援哪。”

    “用兵需稳健慎重,然也不可过于拘泥,错失良机。”李

第221章 征高句丽【二十】[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