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风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章 东宫易主【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多时,李泰独自来到了太极殿。他环顾了周气势宏伟金碧辉煌的宫殿,但见文武百官肃立于两侧,父皇头戴皇冠身披龙袍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神情显得格外庄重而威严。他像是被从父皇身上散发出来的那股无形而巨大的威力所震慑,胸口不由自主地砰砰直跳,感到一种莫可名状的慌乱与惶惑。愣怔了好一会儿,他才趋步上前向父皇行叩拜礼。李世民看见爱子那一脸的惊疑与不安,心情一下子变得复杂,像是突然打倒了五味瓶。他心里清楚魏王有雄心壮志,且才智过人,可为太子以承大业。然为了保全其他皇子的性命,他不得不做出对他极其残忍的决定。于是,沉吟半晌,他便庄重地向魏王宣旨。

    李泰听说父皇已下诏册立晋王为太子,犹如突遭晴天一霹雳,整个人都惊呆了,几乎不敢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好半天过后,他才缓过神儿,带着绝望和愤怒地质问父皇为何要这样对待自己。李世民能明白儿子的心情,对他的咆哮失礼并不计较,只默然无语地凝视着表情异常痛苦的爱子,心像被一把利刃划过般疼痛。殿内众臣见皇上对魏王的粗暴无礼不问罪,似乎明白了他此时此刻的心情,也就不上前劝谏,而是用同情的眼光注视着伏在地上的失败者。相反,身为舅父的长孙无忌瞧见外甥如此痛苦,倒是心花怒放,喜不自胜,只是没将这种心情表露出来而已。他立在那儿,冲着魏王撇嘴冷笑了好一会儿,然后声色俱厉地责备他无理取闹,有失体统,并请求皇上置其忤逆之罪。房玄龄、李世勣、马周、褚遂良等人听长孙无忌这么一说,也立即附和。

    李世民像没听见大臣们的谏言,一动不动地端坐在龙椅上,默默地凝望着低头抽泣的儿子,难过得眼泪都快涌出来。良久,他才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恢复了作为一名君王应该具有的理智与强硬。轻叹了声,他便把魏王所作所为说了出来,痛斥他不仁不义,随后便当众宣布免除他的一切职务,降爵为东莱郡王,流放均州。李泰听后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痴痴呆呆地从红地毯上站了起来,然后含泪向父皇拜别。李世民目送着儿子离去,两眼被泪水打湿了。

    几天后,李世民向天下宣布立晋王李治为大唐太子,并亲临承天门楼为新太子举行册封仪式,大赦天下。随后他又下诏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萧瑀为太子太保,李世勣为太子詹事,于志宁、马周为太子左庶子,苏勖、高季辅为右庶子,褚遂良为太子宾客。

    到这时候,太子之争就尘埃落定了。朝廷上下一片欢庆融乐,李世民也顿感浑身轻松,心情舒畅。时值仲夏,天气渐热。他怕引起旧病,又觉朝中无大事,便决定前往九成宫避暑。主意一定,他就诏令太子监国,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等心腹重臣相辅。然后择一吉日,他便带着武才人等爱妃和一班随身侍卫出了长安,沿着宽阔的官道浩浩荡荡地向三百里之外的避暑圣地九成宫行进。待他再次回到京城时,已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了。

    回到宫中,李世民第一件事就是向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等大臣询问太子理政能力。他听长孙无忌等人夸赞太子才德出众时,甚感欣慰,想自己没有选错皇位继承人。当然,令他高兴的还有阔别已久的爱子李恪回到了他身边。自李恪前往安州赴任至今已有三载,他很想念这个儿子,因此听说他回来了,欢喜异常,当晚便在宫中设宴为他接风洗尘。不过,李恪的心情并不怎么好,他得知大哥和四弟因太子之争而遭废黜流放,不禁唏嘘不已,替他们惋惜。与此同时,他也暗自庆幸自己没有搅这趟浑水,否则也恐难以自保了,为此他非常佩服母亲的先见之明,也感激她处心积虑地保护自己。

    现在太子已经确定,皇子们可以相安无事了。因此,杨妃也不急着赶儿子回任所,而李世民也希望能跟这个长年在外的儿子多呆上段时间,以叙父子之情,享天伦之乐。至于李恪,他自然是求之不得,巴不得能永远留着繁华的长安。他想连李治这么平庸无能的人都能留在长安享受高贵美好的生活,自己文武兼备却要呆在安州那种鬼地方过苦日子,这公平吗?当然,令他感到更不公平的是,李治

第197章 东宫易主【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