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天子守国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危局[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高炽与朱高煦热身完毕,正式进入角斗场,开始了厮杀。

    永乐一朝,从朱棣登基开始,直到朱棣驾崩,朱高炽与朱高煦的储君之争都没有结束。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朱棣本人。

    正是因为朱棣始终态度暧昧,这让朱高煦觉得自己有机会。仗着朱棣对自己的喜爱,连番向太子发起了挑战。

    自古以来,太子在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对太子进行攻击的世所罕见。

    朱老四,你要负全责。

    前面提到过,解缙作为公开的太子党,太子党首席辩手兼形象代言人,因为自己的太过高调加上朱高煦阵营的刻意抹黑,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解缙被朱棣赶出了京城,第一回合,朱高煦胜,太子党损失了一名得力干将。

    可是对于朱高煦来说,只要太子在位一天,自己就算白忙活,所以他的最终目标就是搞掉太子,登上储君之位。

    对于朱高煦来说,机会终于来了。

    朱棣作为好战之人,当然不能忍受自己的北边有个强大的邻居,何况这个邻居动不动的还搞个军事演习,来个越境抢劫。

    简直比隔壁老王还可恨。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打他!

    从永乐七年开始,朱棣先后五次御驾亲征漠北,打的隔壁老王没了脾气。可也正是朱棣远离京城,给了朱高煦可乘之机。

    自古以来皇上与太子之间就存在着天然的矛盾,一切矛盾的焦点就是皇权。

    一个不想放,一个想要拿。

    朱棣去攻打隔壁老王,自然留太子监国,那么问题来了,朱棣怕不怕太子篡位,自己一觉醒来成了太上皇?

    怕。

    自己本来是造反出身,当然最怕别人造自己的反了。

    有些事我做行,别人做就不行。

    而朱棣更是将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一切都是为了那两个字:权力。

    而朱高煦正是抓住了朱棣的这个特点,对太子党进行了精准打击。每当朱棣远征的时候,朱高煦便让人在朱棣面前碎碎念:太子要夺权啊,太子要提前登基啊。

    这些话让本就生性多疑的朱棣更加的担心自己的皇位。

    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朱棣班师回朝,对太子搞了一次突然袭击,审查了太子监国期间批阅的奏章,安排的工作。

    严厉的训斥了太子,抓了太子身边的一批人,更改了很多太子颁布的政令。

    你给老子老实点,别把手伸的过长。

    这是一种带有明显找茬动机的行为。其目的就是为了敲打太子,告诉他大明集团的董事长还没易手。

    朝中那些大臣们对于朱棣的这种行为十分不满,纷纷上书为太子辩护,其中有个名叫耿通的大臣言辞最为激烈。

    大臣们的表现正中朱棣下怀。我本就是找茬来的,就怕有人没反应。

    于是朱棣直接就砍了耿通的脑袋,并说耿通离间他们父

第66章 危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