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天子守国门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章 大明第一才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给他的使命他还是投入了极大的热忱。

    解缙花费了一年的时间于1404年十一月编撰完成了《文献大成》,满心欢喜的呈现给了朱棣,本以为可以得到朱棣的夸奖,没成想等来的却是一顿臭骂。

    上言:“所纂尚多未备!”

    “朕让你修的是涵盖古今,包罗万象的大典,你给我整个什么玩意儿来糊弄我?”

    哥不给你整点大阵仗,你还以为哥是跟你闹着玩呢。

    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朱棣任命解缙、姚广孝、郑赐为监修,同时派了五个翰林学士担任总裁,其中以王景为首,都是当今的饱学之士。另外选派二十名翰林院的官员作为副总裁。

    同时朱棣又在全国范围内召集所有学识渊博的人做编撰,做完这些朱棣还觉得不够,他又向全国发出了动员令,召集字写的好的人。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既然修书,就一定要精益求精。

    朱棣一共召集了两千多人来修这部书。

    见到这样的架势,解缙终于明白了朱棣修书的决心,也明白朱棣想修的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付出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如果再修不好,等待自己的可能就不是臭骂了。

    解缙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该怎么做。

    于是解缙开始了没日没夜的编修工作。两千多人的编修队伍在他的手上良好的运转,采购、辨析、编写、校对各项工作都有效的进行。作为总编修,每完成一部分解缙都要亲自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

    期间朱棣也时常去关怀体贴这些负责编撰的知识分子,并送去了极大的帮助,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经过这些人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写完毕。

    全书一共22877卷,11095册,3.7亿字,全部用明朝的官方字体馆阁体一个字一个字的抄写完成。

    《永乐大典》编撰的完成,代表了永乐朝在文化上的极高成就,他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代表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一种精神。

    如果没有《永乐大典》,很多古代的书籍我们今天就没有机会看到了。

    《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可见《永乐大典》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

    作为这部大典的总工程师和设计师,解缙在文化领域的功劳不逊色于明朝历史上的任何一位功臣。正是在他的努力下,使后世子孙才能了解我们伟大祖先的智慧和知识。

    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他们也有自己的武器,同样能振奋人心,鼓舞士气。

    如果解缙以《永乐大典》总编修的职位光荣退休,那么他的人生一定堪称完美。可是在《永乐大典》编撰完成之时,解缙还不到四十岁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关于政治,我才刚上路唉。

    刚上路的解缙却干了一件任何老手都不愿意轻易干的事,而正是这件事让解缙彻底的葬送了自己的一切。

    包括生命!

第63章 大明第一才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