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迁都也是个技术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人们总是一拍脑门做出某些决定,但是又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执行。皇帝也一样。
朱棣是皇帝,九五之尊,说话金口玉言,那就是圣旨,但是真正去执行却又困难重重。
迁都就是这样的一件困难事。
从公元1403年朱棣下旨迁都开始,直到1421年正式迁都止,前后共经历了十八年。
好几代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为什么会用这么长的时间?答案是装修房子。
我们普通百姓换个房子还要装修几个月,皇帝搬个家那还不得些时日?
北平作为元大都,从朱元璋北伐开始基本上就没闲着,一直处于战火中。
城市破败不堪,各方面损毁严重。
皇帝在这住,除了吃饭睡觉办公的地方,还得有休闲娱乐的地方吧,另外逢年过节,作为天子,不得跟方方面面的人沟通沟通联络联络感情,要不然给你弄个天灾人祸的,也受不了不是,
所以就是一个字:修。
北平成了一个大的建筑工地。
光建设也不行,摆在朱棣面前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
粮食问题怎么解决。
作为一个王朝的都城,一旦建成,就会有千万级的人口,这些人需要吃饭。北平周边不是产粮区,那么问题来了。
粮食从哪来。
放在今天很好解决,铁路,轮船,陆路都可以解决,可是放在古代却是个大问题。
可是在古代运输问题是个大问题。
那个时候产粮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南方,那么毫无疑问,要想解决北平人吃饭的问题,从南方往北平运粮理所应当。
那么粮食的来源就解决了。剩下的就是运输问题。
运输方式好像没的选,陆路或者水路。
先看陆路。
从江浙一带往北平运粮大概得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假如一个人运一袋粮走一个月到北平交差完事。
可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
这个人不是机器人,他也需要吃饭,这一袋粮食够不够他一个人吃?还有回程呢?
所以通常情况下,由江浙到北平运粮不走陆路。
剩下的唯一选择便是水路。
海运可以,可是绕远,况且还不是天天可以运输。赶上海上大风,一连几天出不了海也是常事。
留给朱棣的选择已经不多了,好像只有漕运了。
那么重点来了,漕运不通。
还记得元朝末年围绕河道到底是不是需要治理还有过不小的争论,就是因为洪水泛滥,河道改道导致漕运不通,元大都的粮食供应不上。
既然要迁都,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解决吃饭问题。只有粮食供应得到保障才能迁都,所以首先便得修整河道。
好在经过朱元璋的积累,加上朱棣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得明朝在这个时候有能力开始进行河道的修整工作。
归根结底一句话,迁都是需要花费银子的,相当相当多的银子。
公元1411
第60章 迁都也是个技术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