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议军情文和再出计,论大势公台又划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往来,大家安好,若要暗使小坏,被我知晓,可就怪不得我了,老子?坞都敢抢,还怕区区一个崔家?”
陈宫惊得一塌糊涂:“什么?主公数月不见,是去?坞了?”
“嘿嘿,这不是没钱么,数次交战,诸位战功还记着呢,不能老是空口白牙,只说不做啊,没点好处,谁肯卖力?这回咱有钱了,还要劳烦公台清理一下,明日便为诸将表功。”
“传闻?坞城墙一如长安,主公仅以千人之力,奔袭千余里攻破?坞?”
贾诩也插话道:“属下也十分疑惑,主公是如何上城的。”
嘿嘿,怕你是贾诩,这么低技术含量又高科技的东西,不懂了吧!
陈如龙暗自得意一把道:“此物说来也是不值一提,乃是飞爪,上铸三向铁钩,下以绳索相连,趁黑掷上城头勾住垛口即可沿索攀登。”
陈宫道:“这……,敌军何不斩断绳索或以长枪等物将铁钩拨下城去?”
“所以此物其实不可常用,需得趁其不备,还要有数百名百步穿杨的好手辅助,射住垛口方可成事。”
陈宫叹道:“如此宫便明白了,主公亲卫当真不凡,竟有如此多善射之人,实乃常山之幸!”
陈如龙摇头道:“此战法恐难再用,我哪来的善射之人啊,不过占了角弓的射程比别人远、敌军又因城墙过高而看不见城下状况的便宜,令九人负责一个垛口,靠近五十步齐射,敌军不知深浅,吓破了胆,恰好我义仁卫练的就是力气,爬得快些,这才得手,此法若要再用,还需天时地利人和啊。”
“主公思虑入微,属下不及也!”,这句却是贾诩说的,倒不完全是拍马屁,寻遍天下诸侯,如此善战的,绝无仅有!特别是哪些五花八门的长短兵器,看似累赘,实则没一样多余,义仁卫将士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我这些财物兵器,还望二位先生保密,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咱们言归正传,韩袁二公怕是难以善罢甘休,文和且说,我常山相助哪一方?”
贾诩道:“想必主公志不止于州郡,依属下愚见,两不相帮即可。”
日,能不能说清楚点啊,听这厮说话简直要抓狂。
“还请文和先生明言。”
“主公欲领冀州,则需韩馥退走,若助韩馥取胜,则州牧尚在,取之不义;若助袁绍,则不仅失义,击败韩馥后,还需与袁绍争锋。韩馥之后,冀州牧唯主公与袁绍势大可得,然袁绍之行可称犯上,主公却是名正言顺,且届时袁绍必已兵疲力尽,难与主公争锋,或可不战而得冀州。”
陈如龙点头道:“嗯!这回清楚明白,文和啊,以后就这么说话,简单易懂,好操作,别整得跟待嫁的小媳妇儿似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实在不好猜,我历来讲究民主,再好的建议都要大家来议一议,独思难得全策,兼听则明!文和也别在意,公台且说说看,文和之策如何?”
陈宫也迷糊,以前没这规矩啊?理是这么个理,可大家都是谋士,品评别人的谋略,实在不太妥当,若是赞同还罢了,要不赞同咋整?
话说历史上这个保命专家向来是不问不说的,陈如龙就是深知这一点,陈宫再怎么聪明,哪里知道这厮弄个什么鸟规矩,目的不过是为了让贾诩多开口而已。
“公台?”
陈宫忙道:“文和之策,属下赞同,然袁绍四世三公,声名太盛,恐韩馥谋弱难敌,若是州牧闻风而降,则于我军极为不利。”
咦?行啊,这都能猜到?比老子占卦都在行啊。
“文和以为呢?”
贾诩道:“确有此虑,不过,眼下二人各收刀兵,主公与军师必不欲使其安好,与其使生小隙,何不使生大仇?如此,即便韩馥要降,也需力战不敌之后了。”
日,老子还以为贾诩没想到这茬,原来又是说一半留一半,卧槽!惹毛了老子……,妈的,毛了也不敢把这老头这么样。
“公台!这回你说,如何挑拨那两个?”
正是:才士自然秉性异,需得明主善用之。
欲知陈宫有何计谋,且看下回分解。
————————分割线————————
太祖母归,坚大喜,趁粮方收,又募长沙、桂阳、豫章壮丁数万,欲使策进临川,自进鄱阳。肃曰:新募之兵,诚不可战,且粮不足度明秋,临、鄱之地,囊中之物耳,宜缓图之。太祖母亦曰:尚有荆州之患,不宜穷兵黩武。然策、盖等将皆欲战,坚以连胜之威,不听太祖母言,与策备军。
——————《太祖母传》
樊稠军才追六十余里,见栈道已毁,回报董卓,董卓大怒,又役民夫数万,修复栈道,誓要取刘焉人头雪耻。
——————《三国编年史》
第二十九回·议军情文和再出计,论大势公台又划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