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毁栈道文和初设计,引祸水真相又迷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却说陈如龙听说这老头是贾诩,忙咽了口水道:“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实不相瞒,某乃常山陈志,这样吧,你我都是聪明人,话不多说,你有才,我有志,你为我出谋,我保你家族平安,如何?”
三国主要人物的秉性,陈如龙还是了解的,不然几十遍三国演义就白读了,这个话也就是对贾诩了,换作陈宫田丰诸葛亮这些,这话可就要命了。
贾诩也懵了,身份被人识破,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展露才华,引起对方的兴趣,先保住命再说,本想把昨晚跟郭汜出的对策显摆一下,也不知这陈志从哪儿听说自己有才。这话也说得够清楚了,出谋保平安,不出谋绝难善了,至少想跑是不可能的,何况还有老母孩儿这么多人。贾诩是谁?!尽管不知这厮是哪根筋不对,就看上了自己,但一看就知,陈如龙满脸写的都是我若不能用别人也休想用。
贾诩也是没办法了,只得纳头一拜道:“诩拜见主公,愿为主公驱使。”
陈如龙忙扶起他,大喜道:“得文和相助,何愁大事不成。明人不说暗话,我劫了董贼的东西,如何安然回归常山,还请文和指教。”
贾诩喜忧参半,喜的是暂时应该安全了,这陈志竟然能杀进郿坞之中,其智计之高绝,可见一斑,应该是个明主,至少也比董卓强多了。忧的是,常山郡不仅无险可守,还四面环敌,西有张杨,东有袁绍,北有公孙瓒和韩馥,南有刘岱,这还不算更北方的胡人,简直是个死局,至少目前完全看不到出路。
“主公与属下既能在此相遇,必是已有计较,汉水当为最难之处,只勿走漏风声,当可化险为夷。”
如果是田丰,这个话翻译过来就是:想必主公是要南下汉中,走汉水绕道而回,此行当以夺取汉水船只为要,若有泄密,则我军危矣!
倒不是说二人智谋高下如何,单从说话方式看,贾诩这个回话简直不要太讲究,首先是赞同这个路线选择,小小的拍个马匹,然后轻微提醒应当注意的事项,关键这提法也讲究,只说一小半,其余由主公来说,说出来便是主公之策,不是我贾某人之策。试问这样的谋臣,除了陈如龙这种懒得猜来猜去的主,谁不喜欢?
都说刘备最会保命,但要说手段,绝对连贾诩的尾灯都看不见,刘备是但有风险立马逃跑,完全不要脸,只能说明怕死;贾诩则不爱财,不贪名,不冒头,不惹事,不杠精,起码也算韬光养晦。这两个保命手法高下立判。
“既如此,不可久留,请先生及家人上马,我等速去,以防万一。”
“正该如此。”
不说义仁卫沿褒斜道南下,却说董卓先走将近一天,樊稠至得到那凉州兵通报,黄昏才调集人马,走不多远便天色黑尽,又连夜追赶,这会儿才追上,却见董卓仪仗齐整,哪有半点战斗过的迹象?
董卓见樊稠摔大军追来,喝问其故,樊稠只得硬着头皮道:“昨日黄昏时分,丞相亲卫来报遇袭,末将不敢怠慢,忙引军来助战。”
董卓一脸疑惑道:“孤何曾遇袭?又几时派人去你处求救?”
手下李儒急道:“大事不好,恐郿坞有失。”
傻子都知道出大事了,唯独董大傻子什么都不知道。
董卓脸色一变,急道:“什么!樊稠!速回郿坞!若郿坞不保,孤必将你碎尸万段!”
樊稠吓得一脸煞白,慌忙引军回程,到时,只见郿坞四门大开,除了一地尸身,哪里还有半个人影?顿时觉得天昏地暗,一头载下马去。
少时,董卓即到,忙去宝库一看,铜钱倒还剩下不少,金银珠宝却是一两也没留下。
“郭汜、李傕、张济何在!”
“禀丞相,郭汜阵亡,李、张二位将军不知去向。”
“必是此二贼所为,速与我追!将樊稠与孤拉进来,孤要亲手诛杀此贼!”
李儒连忙硬着头皮劝道:“丞相息怒,樊将军亦是急丞相之安危,虽有过错,却忠心可嘉,还望丞相饶恕其罪,且如今李张二位将军不知下落,郭将军战死,若再诛樊将军,则无将可用矣!”
董卓怒道:“孤尚有吾儿奉先。”
李儒道:“温侯虽勇,刘关张可敌,若再有如太史慈者同来,丞相可还有领军之将?”
董卓道:“这,吾恨着实难解!”
李儒道:“待郿坞安定,长安城中自有丞相泄愤之人。”
董卓叹道:“唉!财宝已被二贼掠空,如之奈何?”
李儒道:“属下方才已查过,粮草俱在,大计无忧。且以儒之见,此事若是李张二将所为,何需再派人去与樊将军报信?自掠金银悄然离去便是,且坞中人不过四千,马不过数百,加上歌女家奴也不过六千,慌乱之中,如何搬得空如此多金银?”
&nb
第二十八回·毁栈道文和初设计,引祸水真相又迷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