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说宏愿华佗始归附,历千辛粮草终有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请大人准允。”
陈如龙道:“先生志在救助天下人,品德高古,实令人敬佩,然,以先生一人之力,能救多少?”
华佗叹道:“唉!愿尽力而为,不负本心。”
陈如龙道:“某有一法,却比先生一人强上许多,不知先生可愿一试?”
华佗问道:“大人有何良策?”
陈如龙道:“我与先生建个医学院,聘先生为学院祭酒,广收门徒,如何?”
华佗惊道:“医者乃微末之人,何人愿学?且若无供养,子弟谁肯用心,若不用心,如何学得成?若学艺不精,则误人命矣。”
陈如龙笑道:“先生放心,某以项上人头担保,凡愿学医者,不必服役劳作,供养不低于将士待遇。”
“大人果真愿供养医者?”
“若有半点虚言,先生自去便是。”
华佗想了半天,皱眉道:“大人莫不是想还要圈禁于我?”
陈如龙道:“先生此言差矣!先生以救治天下人为己任,某怎敢落后?先生以医济世,某以武济世,道虽不同,其理如一。我手下将士但凡有口气的,未曾丢弃一个,即便敌军将士,除非外邦胡人,我从未下过狠手,亦从未有令降军陷阵之事,这些,先生自可探查。先生医术无双,若不传与后人,犹如明珠蒙尘,实为国家损失。某不仅不限制先生行走,便是先生子弟,亦可自谋去向,即便为某之对手效力,我亦不阻止,战场拼杀,非士兵之过,实乃诸侯之过也。我所愿者,天下早定,百姓早安,饥有所食,寒有所衣,病有所治,老有所养。试想先生一人,能治几个?若得子弟万人,又是何等景象?多少人因先生而活命?先生之大德,足可受人间香火供奉。”
又是勾引又是拍马屁,这一通话竭尽拉拢之能事,陈如龙也是豁出去了。
果然,华佗再无疑惑,抱拳道:“既如此,小民愿凭大人安排。”
陈如龙大喜道:“先生愿在常山授艺,实乃万姓之福,某这便安排新建学堂,为先生出榜收徒。”
“多谢大人!”
陈如龙忙派人在蒲吾新建医学院,还是交给张郃办理,安顿了华佗,又出榜招收医学徒。
忙完华佗的事,才想起张仲景,忙叫闻风来问时,却说已被孙坚抢了先手,聘去长沙。
“唉!”,陈如龙长叹一声,暗道好事果然还是不能被我占完啊,得一个外科圣手,却走了内科圣手,也是天理。
约十余日,学院建成,学徒也收到一百人,不是不想要多的,而是人再多华佗就没法上课了,要扩充医疗队,必须等这一百个出师,再传下一代弟子。
医学院便交给华佗。
令褚燕训练义仁卫不得偷懒,陈如龙便去匠作营研究钢材,陌刀这种利器,成本不是一般的高,若是钢材韧性不够,相比其他兵器既长且细的刀身,极易折断,若是战斗中断了刀,那还打个屁。
研究数天,不知换了多少次生熟铁比例,终于将陌刀柔韧性提高到可斩断十柄普通环首刀的强度,可惜铁太少,现在就算把常山郡内的锅一起砸了也造不了一千柄上品陌刀。
这一日,陈宫来报,小麦即将成熟。
陈如龙一拍脑袋道:“哎呀!却是忘了大事,快,令各军全部停止训练,下地助百姓收粮。”
陈宫一时也没转过弯来,疑惑道:“百姓家中并不缺劳力,何需荒废军事?”
“公台啊,有句话叫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虽不想害百姓,但百姓们饿够了,也苦怕了,难保不暗地里藏下一些,我已有言在先,十税其五,若只收回十之一二,非是好事啊,倒不是我与百姓争利,若是开了这个头,坏了规矩,又不能惩处百姓,我还如何立威?以后谁还信我?军士不但要帮忙收粮,还不能回自己家帮忙,每户收成多少还要记录回来。这么做一来可搏个勤政为民的名声,二来可杜绝私藏粮食的现象,以免百姓与我生出嫌隙,何乐而不为?”
正是:怜民还需万全法,张弛有度为良方。
欲知粮草收成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割线
坚领兵二万进宜春,敌不及防,城破,坚使普守,乃进建城。太祖母闻豫章守乃华歆,暗思史说此人曾为操之军师,颇有才,恐父鲁莽有失,与逊、蒙议,蒙曰:可使轻兵袭柴桑,进历陵,与主共击南昌。太祖母然其说,令宁出,钦、泰副之,又隐婢兵于船内,暗行柴桑。
《太祖母传》
袁绍欲立刘虞为帝,派人通知袁术,袁术见汉室式微,心生异志,不愿拥立汉朝皇帝,于是托辞公义不赞同袁绍提议,兄弟二人因此积怨翻脸。
《三国编年史》
第二十四回?说宏愿华佗始归附,历千辛粮草终有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