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惊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齐国的法治思想独树一帜,被称为东方法家或齐法家。
齐国是“法家”的策源地,同样也是法家思想最先付诸于实践的地区。
相传,数百年前,齐王与禹圣的祖先姒伯,曾辅佐尧圣和舜圣制礼作教,立法设刑,创立礼法并用的制度。
之后,禹圣建立大夏王朝,令齐威王祖父地将姒濩在扬州境内试验新法。自地将开始,简礼从俗,法立令行,礼法并用成为齐国传承不废的治国之道。
本来扬州的法治之道已经初具形态,二代夏王亦是打算将其推广至整个九州。但随着九州纷乱起,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得益于齐国法治的氛围,法家门派随即在齐国诞生。
刘棠辅佐齐景公治齐,一方面将礼义廉耻作为维系国家的擎天之柱,张扬礼义廉耻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强调以法治国,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虽然其中难点重重,但齐国也正逐步变成这样的国家。
九州纷乱起,天将查明法治的益处,随即在冀州宣传法治理念,并招揽、培养法家能人。
经过长久的演变,法家最终分为齐法家和晋法家两大阵营。
申害讲解过法家的缘由演变后,继续说道:“晋法家主张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而我们齐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法教兼重。”
“晋法家奉法、术、势为至尊与圭臬;齐法家既重术、势,又重法、教。”
“我们认为,唯有在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方能促进生产,充分发挥百姓的生产力。”
“只有在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立郡县,君主专制,集权于中央,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方能消泯战乱异变。”
“思想和教育方面,以法为教,摒弃所谓的骄傲与矜持,以吏为师,方能真正获得学问知识。”
“我们反对儒家的“礼”,反对贵族垄断经济和政治利益的世袭特权,要求土地私有和按功劳与才干授予官职。”
“法律的作用就是‘定分止争,也就是明确物件的所有权。‘兴功惧暴,鼓励人们立战功,而使那些不法之徒感到恐惧,兴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取得统一战争的胜利。”
“历史长河是前进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古循今只会止步不前,因循守旧实乃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
法家每逢辩论,常与儒家争,二者却从未决出胜负。但今日论辩的题目为天下局势,齐国立足之道,儒家众人自知不能夸夸其谈,过于理想的随意套用。
“我同意申公的说法,天下大乱,实乃不公,贪婪乃人之通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分贵贱、亲疏、上下、等级。如此,人各有所得,各得其乐,则罪恶灾难可消泯。”
“尚贤、尚同,任人唯才,消除阶级观念,使天下大治,人人可通过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抱负,战争则可以杜绝。”
说话的人乃是当代墨家巨子翟耀。
继而,兵家孙启说到:“我认同申公的强国之策,但消除阶级观念,使王侯大夫与黎民同列,实在是胡妄之语、不切实际。”
“唯有富国、强兵,方能有所震慑,外族亦不敢窥伺。加之律法、贤明政策,使得各行各业之人行事有所依照、惠得,国家才能安定。”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政治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以对社会最小的损害达成目的。
兵家创始人是兵圣孙武,兵家分为兵权谋家、兵形势家、兵阴阳家和兵技巧家四类。而孙启即为孙武的后代,是当今兵家权谋一派的领头羊。
杂家吕卉说到:“时移而治
第13章 惊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