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千古一帝朱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英雄的落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害怕也是尊重的一种表现,就好比现在川渝地区的广大“耙耳朵”们,他们对妻子的害怕是因为他们爱妻子,尊重妻子,而并非软弱。他是一个好父亲,他虽然严厉,对他们要求很高,但总会把好的东西留给儿子们,这就是父爱的稳重,不善言谈却往往能洞察到孩子们的需求,在孩子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

    同样,他是一个好皇帝,虽然有很多人不赞同这种说法,觉得他做的有些事情差强人意。但是,人无完人,皇帝自然也会有过错,能一直做好事的,那是菩萨。在我看来,如何评价一个皇帝的好坏与否,很简单,两个标准:一是有能力,二是愿意做。参考这个标准,那后面的万历(天资聪颖,但只想躺平)和崇祯(满腔热血,却无力回天)都算不上这个岗位上的先进代表。

    而老朱是有资格的,白手起家,打下江山,致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虽然只有区区二十个字,可纵观整个华夏历史,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当然,我也承认(太祖皇帝在上,晚辈无意冒犯,多有得罪,还望见谅)老朱的做法确实过于严厉了些,也很残酷,但这也是有原因的。

    有句古话叫,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如果你从小也有类似于老朱一样的经历,我相信,你也会恨那些贪官污吏,恨得咬牙切齿。在老朱看来,以前的朝代之所以会瓦解,和那些贪官污吏是分不开的,因此,他才会大力整治,提高官员们的素养。至于徐达、蓝玉等元勋,他深知他们的能力,只是他太害怕失去自己辛苦得来的江山了,他太想为子孙后代保住这个“铁饭碗”了。所以,为了他们,他只得亲手将这根枝条上的荆棘抹掉。

    回首这一生,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出现在他的脑海,那一次次难忘的经历再次勾起了他的回忆。

    童年时期的遭遇,皇觉寺里的隐忍,鄱阳湖上的决战,紫金山顶的封禅,以及那蒙古大漠上的纵马奔驰,男儿一生七十载,足矣!

    他意气风发,追逐那最后一缕残阳,他回首往事,过去的都变成了尘埃,只见他仰天大笑:“吾本一介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二十四日,明太祖朱元璋崩,享年七十一岁。

第7章 英雄的落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