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9章 穷文富武,女子学堂[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振兴国朝教育的必经之路。

    这刘阁老的福城之行。

    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

    “季晦。”

    “首辅大人!”

    “关于福城学堂,我这有几个问题,想向你请教。”

    叶首辅作为“国朝大管家”,针对此事,脑海中迅速蹦出几个想法。

    可以肯定。

    这是利国利民的事。

    教育越普及。

    国朝幼儿的成才率越高。

    贤才越多。

    国朝发展才会越快。

    但是。

    如此劳师动众的事,牵扯到很多问题,必须问清。

    “首辅大人请问!”

    “在福城中,有多少孩童,建造了多少学堂,聘请了多少先生?”

    “大约十万孩童,建造了百座学堂,每座学堂,聘请了二十位童生来教孩童识字,二十位秀才来教孩童三字经、弟子规等开蒙!”

    “这么说,是每千名孩童建造一座学堂,每五十名孩童聘请一位识字童生先生和一位开蒙秀才先生?”

    “是的!”

    “季晦可否知道,建造一座学堂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是多少?”

    “孙老总督严令,学堂按衙门的标准来建,十年不腐、百年不毁,所以,花费略多,每座学堂建造价格不低于千两纹银!”

    “教识字的童生,每月是多少工钱?”

    “孙老总督规定,学堂内的先生,是不收学子的束脩,这部分钱,变相以工钱进行补偿,每月,三钱银子!”

    “给学子开蒙的秀才,每月是多少工钱?”

    “七钱银子!”

    “这么说,福城每五十名孩童,仅在请先生一项上,每月花销是一两纹银?”

    “是的!”

    “那给学子们发放的学习书籍、纸笔墨,季晦可知价值几何?”

    “以一座学堂千名孩童为例子,每月消耗的书籍和纸笔墨价格,约是十两纹银左右!”

    “那就是每个学子,每月在学习上花费,是十文钱?”

    “是的!”

    刘阁老重重点头,无奈道:“这还是因为大批量购买书籍纸笔墨,孩童们尽量少书写,节省之后的结果!”

    书籍。

    可以印刷。

    再加上购买数量颇多。

    价格可以称得上低廉了。

    纸笔墨。

    本就比较昂贵。

    孩童们只在识字时记忆书写和完成学后课业时才会使用。

    别的时候想写字。

    就用小石头子在地上写。

    但文字的存在。

    想要书写好看。

    必须要经过大量练习。

    这也就造成福城学堂学子,能认得字,也能说出字,但在书写时,格外潦草和难看。

    穷文富武。

    真不是吹得。

    “按照刘阁老的说法,福城应该并未禁止女儿入学,那以刘阁老的性格,在国策建议上,也是放开女儿入学的限制了?”

    “是的!”

    刘阁老沉声道。

    适才没有提起这个。

    是故意的。

    福城之中,对孩童一视同仁,男儿女儿皆可入学。

    虽然区分了男儿学堂和女儿学堂,但总归是打破了礼法束缚。

    京畿之地非议不已。

    指责孙承宗老总督破坏礼法,有违圣贤之道,荒唐至极。

    不过。

    孙老总督丝毫没有在乎,手持着天子剑,没有人敢在面前说。

    背后说。

    随便怎么说。

    “如果按这样,国朝有近三千万适龄儿童,国朝在建设学堂上,会花费三千万两纹银,而且,每年会持续投入七百二十万两纹银的聘请先生工钱,以及三百六十万两纹银的学子书籍纸笔墨钱,对此,季晦要坚持己见提出这道国策建议吗?”

第79章 穷文富武,女子学堂[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