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 票拟资格,改变官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但已是内阁群辅的位置了。

    想升。

    只有内阁首辅和内阁次辅。

    叶首辅确实很想把内阁首辅的位置让出去。

    可惜。

    陛下不可能同意。

    方次辅呢。

    年岁尚可,身体也不错,而且没犯什么错,让位置,怕是要再等几年。

    所以。

    刘阁老即便获得大功,也只能获得些金银丝绸等实质奖励。

    意义不大。

    一旦建议有错。

    引起民间巨大反对之声。

    那刘阁老因此受过。

    贬官可是没有底的。

    一撸到底变成平头百姓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

    也是国朝历代内阁群辅很少会对国朝提建议的原因。

    刘阁老此举。

    风险和收益并不对等。

    是为民争利。

    叶首辅愿意伸手拉一把。

    以内阁呈奏折。

    真是建议错了,那就内阁全体阁老负责,有回旋的余地。

    ……

    文渊阁。

    叶首辅坐在案牍前。

    方次辅和何阁老,分左右客座落座。

    刘阁老站在中堂位置。

    从赈济蓟辽百万灾民的开始,讲诉到回归内阁之前。

    从灾民人皆麻木不幸,变得喜笑颜开。

    从一片荒郊野外,变成雄伟浩大的福城。

    叶首辅、方次辅和何阁老的表情,随着事情的进程,由凝重变为欣慰。

    并对孙承宗担任蓟辽总督表示了满意。

    陛下,没有看错人。

    “以上,就是我此次福城之行的所见所闻!”

    刘阁老一连讲了大半个时辰,接过中书舍人送来的茶水,稍微润了润嗓子,继续道:“实话说,没有亲眼见证赈济过程,单从我的片面之词,太过于单薄了!

    “感同身受”,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高居庙堂,真的难以体会书中的“天大旱,人相食”和“易子而食”的真实状况!

    基于此!

    我对国朝第一个建议,是废除以往京官制度,尤其,是废除从科举后,前三甲直接进入翰林院,改为,去主政一县!

    且,入阁拜相、担任一部尚书,必须有主政一县、主政一州、主政一府或省的经历!”

    科举前三甲。

    状元、探花、榜眼!

    国朝基本会直接委以重任,去翰林院担任编修、编撰等正七品官位。

    之后。

    在翰林院潜心治学,升正六品五经博士,升从五品的侍讲学士或侍读学士。

    最后。

    升到正五品翰林院学士。

    到这。

    翰林院官宦生涯结束。

    进入清贵的都察院担任一府或一省道御史。

    也有去一府一省担任提督学政,主管一方教育礼仪,实权三把手。

    要是在职期间政绩突出。

    再往上升。

    就是六部的左右侍郎。

    九成九九九的人。

    这就是最终点。

    会在这位置上待到死。

    而那些机缘际遇的“神人”,会坐上一部尚书位置,熬啊熬,等到内阁有空位,入阁拜相。

    在场四位阁老。

    无一例外是这种升迁模式。

    不会和普通百姓有接触。

    也不可能与普通百姓有接触。

    而那些科举二三甲的进士。

    会择其优者进入翰林院当庶吉士,升官途径也差不多。

    刘阁老此条建议。

    无疑是要毁掉传统科举升官途径。

    这。

    会得罪天下士人……

第74章 票拟资格,改变官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