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赘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0章 大展拳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俊这次并没有见到冯宁,因为冯宁已经离开了长安,这让李俊多少有些丧气。

    不过朝廷之中的事情和冯宁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至于说自己得罪了大皇子?显然冯宁也没有往心中去,大皇子又如何?

    回到了长安县衙之内,日常的琐事虽然让冯宁感觉头疼,不过却还是努力这做出一些改变。

    长安的情况和其他文朝的城市差不多,土地兼并,商品化刚刚起步,一切都好似萌芽,但是一切都好似没发生过什么一般。

    或者说文朝的商品化并不是很正常的商品化,相比较后世流行的说法,商品化创造的价值并没有让商人们扩大生产,相反无数的金银投入到了巨额的土地上面或者被储藏起来,这也就是造成了市面上银根紧缩。

    文朝经济的畸形并不是一天两天了,冯宁没有能力改变文朝整体的经济,但是很显然文朝有权利调整长安的经济。

    这次和官家交谈的关键一点其实还是对于长安改革的权利,冯宁想到了一个特别的词语,那即是特区。

    文朝社会的危机其实李喆也是清楚,虽然李喆对于改革并不敢冒,相反李喆惧怕改革,但是冯宁换了一种说法,也是勉强的让李喆同意了冯宁对于长安经济的试点改革。

    当然这个年代经济最发达的还是京畿地区,毕竟海洋和其他的地方比较京畿只能算是蛮夷之地。

    不过冯宁何尝不知道京畿地区改革的难度?首先那些皇亲国戚为代表的守旧派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这些人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大量的人口,如果不能从他们的手中解脱出来土地和人口的话那么一切都是白费。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后世的人或许根本不知道土地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意味着什么,别说官府没钱,纵然是官府有钱估计也是很难从这些大地主手中购买足够的土地。

    至于说储备的银钱这是冯宁面临的第二大的难题,从别人的手中拿出钱这比从别人手里边要地更加艰难,卖地或许还是有败家子愿意卖,但是除非是傻子,不然自己凭什么让人家把到手的钱拿出来来?

    这个年代虽然有钱庄,但是也仅仅限于大的商号和商会之间流通,虽然民间也是部分认可,但是整个社会上面还是抱有怀疑的态度。

    产业?除非有让别人眼红的产业,这样才能吧所有人储藏的银钱拿出来运作,但是小农经济的年代又有如何让人眼红的产业呢?

    突然间冯宁想到了一种后世很常见的东西,那就是超市。

    别看超市这东西很简单,但是超市背后的运行可不是表面上流露出来的那么简单。

    首先就是渠道的问题,超市必须有强大的物流作为保障,其次超市必须有强大且稳定的货源,若不是一个长时间断货的超市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两点完成起来说简单也是简单,但是说难也是很难。许家可以说在江北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物流渠道上面或许还是能够畅通,但是货物的源头呢?这点单单依靠许家的影响力还是远远不够。

    岭南的荔枝,江西的瓷器,海边的水产,显然自己若是想要开设超市的话都必须要有,如何能形成一条整合下来的产业链呢?

    “大人,这是邸报。”

    说着驿馆的人送来了一张今日份的邸报,当拿到了邸报之后显然冯宁的眼睛就是一亮。

    倒不是邸报上面的内容吸引了冯宁的目光,相反的就是邸报的本身吸引了冯宁。

    之前或许自己也是陷入到了固定思维的陷阱之内了,一直思考的是如何用自己的能力完成这样的一条产业链,忽略了很多已经存在的东西。

    邸报和驿馆系统显然就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可以说通过文朝百年的建设每一个地方起码都是有一套最基础的驿馆系统,这是一个能够完整的覆盖全国的网络。

    况且文朝的驿馆和历朝历代的差不多,几乎在朝廷的手里边都是赔钱的东西,每年朝廷在驿馆上面支出的费用也是不少,如果有人能把这项赔钱的工程转变为盈利工程的话或许朝廷的官员没有几个人会拒绝。

    汴京的李喆受到了冯宁的奏疏之后虽然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是描述的这个未来还是让官家心动,如果真的按照冯宁说的那样每年驿站省下的钱绝对够自己在修一个万岁山这样的园子了。

第220章 大展拳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