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教育为先[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或许是因为疆土面积狭小的原因,历代的文朝皇帝对于赚钱都是异常的执着。
或许也就是皇帝的这几分的执着造就了文朝相对繁荣的商品经济,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层因数才能让给冯宁发展商业的一个机会。
驿站系统可以说是现成的,冯宁需要做的就是拿过来之后为自己所用,这年头虽然文朝的物产并不如后世那么的丰富,但是对于当代的人来说集中在一起也是足够眼花缭乱了。
正所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自然是第一家入股的商户就是云州的许氏了,毕竟能帮助国家赚钱,自己也能盈利的买卖冯宁绝对不会好过外人。
晋王李哲也是冯宁劝说的对象,虽然人家李哲不明白这里边究竟是什么门道,不过李蓉却洞悉了冯宁口中所谓的前景,显然这样的前景将会是无比美好的,一旦实现的话盈利也将会如同长江流水一般。
在李蓉劝说之下李哲也是拿出了不少的钱投入到了原始的运营之中,别看晋王平日之中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人家随便拿出的钱都是一笔足以竟然的数目,这也就从侧面看出来文朝这些权贵和地主们百年的时间积累了多少的财富,更加的坚定了冯宁从他们兜里边掏钱的决心。
也不知道晋王知道冯宁的想法之后会不会有些郁闷,不过让晋王郁闷的事情远不止如此。
凌烟阁和许氏商号虽然开在了一起,但是效果似乎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果然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味道,再加上南城的消费水平比较低,这也是造成了凌烟阁生意较差的一个原因。
说是入不敷出的话倒也不至于,但是盈利上面确实下降了很多,虽说广告也是做了不少,但一来口味和汴京相差不小,二来就是位置有些偏,人家达官显贵似乎不愿意跑这么远来吃东西。
对于这点冯宁并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无非就是让晋王走亲民二字。
说到底店面开在什么地方就应当和当地的实际相符合,菜单并不是一层不变的,自然价格也并不是一层不变。
南城的收入不如东城和北城,这里很多的都是三教九流之人,本身收入也不是那么高,很多都是勉强度日而已,再这样的地方还是保持东城的价格,这能卖出去才有鬼。
晋王虽说明白是什么意思,不过做起来却也是很难,不过好在人家晋王家底雄厚,况且也没赔钱,冯宁自然不愿意多操这份心。
不过冯宁超市项目的招商引资到目前位置也就只有许家和晋王入股,其他的人对于冯宁这种异想天开的想法有的不屑,有的观望。
这个年代冯宁有这样的想法确实让人看起来有些疯狂,说到底这年代人们的思维还是比较保守,虽说冯宁描述的前景不错,但是真的这样说那么风险也是很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能获得巨大的利益,也可能受伤,保险起见观望如今成了大多数人的态度。
对此冯宁自然是早有预料,不过冯宁倒也是不这么着急,人们思想转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
一艘艘的船队已经从汴河上面往全国出发了,自然有运河流经的地方还是船运相对比较迅速,至于说没有运河流经的地方那或许就只能依靠笨重且时间长久的车马运输了。
这几日也不知冯宁发了什么神经,一连的带着衙役们到城外不远出的乱坟岗转了数次,每次还是指指点点的人,这片乱坟岗的地方时间已经不短了,而且面积还不小,不过这里也算的上长安少有的无主之地了。
乱坟岗这类的地方自然没有那个地主或者权贵有心情占据,这里的阴气如此之重,天晓得会不会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呢?自然这里的地契属于官府衙门。
不日之后衙门之中一条消息传了出来,那就是官府竟然要开发城外的乱坟岗?
一石激起千层浪,闹事的人几乎没有,但是看笑话的人却也是成群结队,这乱坟岗有什么好开发的?难不成这乱坟岗之类的地界还能种粮食不成?若是能的话那也不至于沦落成为埋葬死人的地方了。
对于外界的嘲笑冯宁并没有做出什么回应,相反的如今自己手中能找到的地方就剩下乱坟岗了,如果自己不找寻这里开发的话似乎也没有地方能够供自己选择。
本身冯宁担心的事情就是乱坟岗的开发会
第221章 教育为先[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