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小衙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三皇子的心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

    且不去管那河南山东因何还没有报灾,单说这个时代的官方赈灾的滋腐弊端。

    本朝有流畅的赈济程序,即报灾、勘灾、审户、发赈。

    严格的救灾举措从一个方面体现了本朝对灾害的重视,与救灾相对应的是严厉处罚耽误、妨碍救灾的官员,这从另一个方面则体现了救灾工作的重要性。

    可以说救灾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相应的处罚:在报灾阶段,凡是出现隐瞒灾情不报的情况,该地主官罚俸一年。不及时报告灾情的,晚半个月以内要罚一个月俸禄,晚一至三个月的要降一级,延误上报超过三个月的就要被革职。

    但是制度并不能杜绝腐败的滋生。

    “治国之道,莫大于革弊政而恤民瘼”,一些地方官吏在赈济过程中往往对人民淡漠于心。他们不去救灾吗?救啊,还非常积极。

    为啥?

    “往年胥吏每舞弊,有以熟作荒而规其利者,故有灾之岁,吏胥亦乐于办荒。”之所以乐于办荒,是因为他们能从救荒中谋利。比如勘灾时官吏与地方富豪相互勾结,收受贿赂;在少数散放米谷之处,放赈人员掺和糠秕,缺斤短两;在一些施粥厂,甚至掺入石灰,坑害灾民。

    另外,由于这个时代运输条件落后,经常只能用马匹驮运或者水路运输,运输周期长,运输物资数量少,等到用于赈济灾民的物资运抵灾区,广大灾民很大可能由于过度饥饿早已死亡。

    一边琢磨着,辛清纯一边来到了三皇子的别院。

    古语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实最在乎天下兴亡的,还是得是三皇子这帮人。

    三皇子见到辛清纯来拜访自己,打起精神来到书房等候。

    辛清纯进了书房,见到恹恹郁郁,精神萎靡的三皇子,不由得吓了一跳。

    “殿下,您,这是?”辛清纯瞪着眼睛,迟迟疑疑地问道。

    三皇子依旧一副没精神的样子,指了指面前的椅子,对辛清纯吐出一个字:“坐。”

    麻烦了,这三皇子,莫非是摊上事儿了?

    绝不可能是身体原因,如若是身体原因,三皇子也来不了这别院,肯定早就被一群御医包围了。

    那这只能是,三皇子来事儿了。

    辛清纯想了想,站起身一揖,恳切地对三皇子说道:“殿下心忧天下社稷,情系百姓民生。古有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学生钦佩。”

    说完,直盯盯地看着三皇子。

    这,就算是把三皇子给架起来了。我管你为什么事情烦恼,我就当你是为当前的暴雪天灾而忧虑烦愁了。

&nb

第115章 三皇子的心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