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权倾朝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在唐中宗即位后,上官婉儿得唐中宗看重,还受封\"昭容\",专司内政。由此,上官婉儿继续活跃于大唐政坛。”
陈羽在这里耍了个小心思,他并没有提及“神龙政变”一事,就连狄仁杰劝说成功武则天立李显继位一事也没有提及,将语言改为了“武则天衡量后”,主要是陈羽怕将这些说出来后惹怒武则天,让板上钉钉的事情再生波澜。
果然,武则天在听闻这番话后,并未动怒,只是沉思:
“朕最后把皇位还给显儿了吗?之前那首诗的时候也说朕最后与他(李治)合葬,看来朕最后还是要还位于李唐为好。”
陈羽的声音继续响起:
“那时,安乐公主极得父亲唐中宗李显的宠爱,上官婉儿又与韦皇后、安乐公主往来极盛,交情更好。”
“在她们推荐与唐中宗本人的欣赏下,上官婉儿又成了唐中宗李显身边的红人,深被信任一时大权在握,权倾朝野。”
“期间,上官婉儿的爷爷、父亲被冤杀一案也得以平反,封其母郑氏为沛国夫人。”
也许是权力的保障度不够,或者是她不满足于此,接下来婉儿的行为算得上是她人生的污点,也面临她到来的一场危机,但她依靠智慧,再度成功化解。
“上官婉儿热衷于权力角逐,在安乐公主嫁给武崇训、想当\"皇太女\",韦皇后欲效仿武则天期间,利令智昏,助纣为虐,极力推崇武氏。”
“上官婉儿向韦皇后推荐武三思,将武三思领进宫中,李显于是开始与武三思商议政事,张柬之等人从此都受到了武三思的遏制。”
“不久,武三思依靠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的支持,相继设计贬杀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和崔玄暐等五王,权倾人主,不可一世。”
“上官婉儿又与其关系紧密,并在所草诏令中,经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致使太子李重俊气愤不已。”
“景龙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矫诏发羽林军三百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于其府第,并诛其亲党十余人,又引兵从肃章门斩关而入,叩击阁门而搜捕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韦皇后处,并说:“观太子之意,是先杀上官婉儿,然后再依次捕弑皇后和陛下。”
“李显和韦皇后一时大怒,遂带着上官婉儿和安乐公主登上玄武门躲避兵锋,令右羽林将军刘景仁率飞骑二千余人,屯太极殿前,闭门自守,李重俊兵败被杀。”
就这样,婉儿依靠语言和临危不惧,成功的躲过这次致命杀机。
(但据婉儿墓志记载,上官婉儿曾四次向中宗进谏,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从检举揭发,到辞官不做,再到削发为尼,都没有得到唐中宗准许,最终以死相谏,喝毒药后,太医紧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所以婉儿的站队立场其实是有待商榷,她与武氏也可能并非同路,而墓志记载与史书记载却出现不同的情况,真实的历史究竟是如何,只能留待猜想与再证实。)
第一百四十一章 权倾朝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