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篇(3)[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杀妻求将\n 曾申为什么要驱逐吴起,并与之划清界限?\n 有以下原因:\n 1、吴起的行为,与儒家的仁、孝理念背道而驰。\n 2、曾申个人原因,他是孝子。\n 3、鲁国是礼仪大邦,君王父母死尚且守孝,何况平民?\n 吴起为什么在母亲死后,不回去守孝?\n 也有以下原因:\n 1、吴起的血誓:不为卿相,不复卫,不见母。\n 2、吴起在卫国有案底,不能回去。\n 3、吴起把孝字放在心中,激烈自己奋勇向前。只有早点完成心目中地理想,才能对得起母亲。\n 那么,曾申和吴起,谁的做法对?\n 曾申接受的教育理念,认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是对的。毕竟,吴起不孝,是逆子。这样的人,不配成为他的学生。将他驱逐、划清界限,才不会玷污了自己的名声。\n 吴起心中的信仰,也认为自己做出选择是对的。他没有混出个模样,是没有脸面回去见母亲。\n 曾申有理由,吴起也有理由。只不过,这两个人的理念发生了碰撞。最终,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彻底终结。吴起也踏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弃儒求兵。\n 此时的吴起才二十五岁,承受住相当大的压力,尤其是来自外界的眼光:不孝、弃徒。\n 吴起坚信不在儒家,也能混出个模样,也不会被这些困难打倒。用现代语来说,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要你高攀不起。这件事也磨练了吴起的意志,让他迎难而上。吴起苦研兵道,三年有余。就在吴起被正人君子所不齿,失去一切的时候,有一个人相中了他。\n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的老丈人。\n 对于,这个老丈人是谁,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老丈人是齐国人,身份还不一般。不久后,吴起和一位女子结婚了。\n 对于这个女人的身份,有三种说法:\n 1、田氏宗族之女。\n 2、田氏富家之女。\n 3、齐国出生的平民女子。\n 对于,男人来说,择偶是一件大事。选对了,后半生一起看夕阳西下。选错了,后半生天天华山论剑。\n 吴起从小有大志,又爱学习,曾投在曾申门下,还是得意弟子,像他这样优秀的人。择偶标准,也不会太差。虽不说,这位女子的出现,给他的事业锦上添花。但,也不能让这个女子拖后腿。\n 优秀的男人,宁缺毋滥,也不会选择将就。\n 吴起被儒家逐出师门,失去了一切,却收获了两个意外:\n 1、求兵。\n 2、成家。\n 对于吴起而言,世人懂不懂他,无所谓,哪怕是被世人看轻,他也不在乎?但,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n 他要成为封君拜将的男人,这点痛苦和磨难是打不到他,反而会给他很强的斗志。虽说被儒家除名,对他来说打击很大。但,齐女的出现,又给了他前所未有的信心。\n 不甘平庸的吴起,总算等来机会。\n 这是什么机会呢?\n 公元前412年,齐国攻伐鲁国。\n 此时的鲁国国君是鲁元公,齐国的国君是齐宣公。\n 齐、鲁两国世代交好,王室之间通婚。齐鲁两国也会因为利益纠葛,产生摩擦。齐、鲁两国从西周建立、携手共渡春秋,一起熬到了战国。就连齐恒公最强时代,也没欺负鲁国。为什么进入战国时代,齐国会攻打鲁国?\n 此时,晋国的魏氏注意力在秦国,赵氏的注意力在内部,韩氏的注意力在郑国。\n 齐国田氏效仿韩、赵、魏架空晋君的手段,着手架空齐宣公。尤其是田襄子时代,逐渐掌控齐国。此时田氏宗主是田庄子,他要继承先辈遗志,架空齐宣公。\n 但,鲁国和齐国,关系向来友好。为了断绝齐、鲁宗室之间的关系,田庄子对鲁国,发动了战争。\n 田庄子选择打鲁国,有几个原因:\n 1、鲁国弱小,好欺负。\n 2、提高田氏的威信,增加自己的影响力。\n 3、离间齐、鲁宗室之间的关系。\n 齐国来犯,迅速攻占了鲁国几座城池。齐强鲁弱,这是不争的事实。鲁国谈论学问,如何治国,还得行。可,打仗就不行了。\n 面对,齐国来势汹汹,鲁国君臣乱了手脚。这时,站出来一个人,鲁国的国相公仪休。这个人,在国难当前,举荐了一个人:吴起。\n 那么,公仪休是谁?他为什么会举荐不孝、儒家弃徒的吴起。\n 现在,就来说说,改变吴起命运,助他实现封君拜将之志第一个人:公仪休。\n 公仪休,是春秋、战国交界有名的人物。\n 一个人出名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有一种情况很少见。因为拒绝收礼,而出名的人,实在是屈指可数。\n 公仪休身居高位,因为清正廉洁,不收礼物,遵纪守法,留名后世。因此,对公仪休的评价都是正面的:敏而好学、才华横溢、廉洁奉公、为人正直、不与民争。\n 归结起来四个字:好人、好官。\n 公仪休的背景、家世是怎样的,没有记载。但,他的文凭很高是博士。不仅如此,官居国相。\n 公仪休人品好、学历高吴起篇(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