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科举改革 中[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黑、高岭土、松节油、石蜡、甘油和酒精,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就能制作出油墨,这些材料的获得都不难。
现在的石油暂时只能像古书记载的,收集溢出到水沟里面,等后面时机成熟了,再制作石油开采机器。
虽然这样生产的油墨比不上现代工艺,但只是用来满足活字印刷术的需求,绝对是绰绰有余的。
李世民:“既然子昂你说油墨可以解决印刷时漏墨的问题,那就绝对没差错,高奴县离长安也不远,收集洧水并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朕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不过现在还是要再说一次,有子昂,大唐之幸也。”
长孙皇后感叹道:“活字印刷术确实很好,只是天下字体上千个,印刷时,要找出对应的字体也是挺麻烦的一件事,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更完美了。”
方寻:“这个也不难解决,用切音法来分装收集就行了。”
“切音法?”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互看了一眼,都表示不能懂。
方寻解释道:“就是按读音来分类。”
说着,方寻在纸上写下了天下长安四个字,并给每个字标上切音。
方寻:“天字的切音是特烟天,下字的切音是西啊下,长字的切音是次昂长,安字则是本身就作为切音,像鲁班的班,切音就是波安班。”
明白了切音的意思,李世民不由得大为赞赏,说到:“这切音法一样不失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经典上面还是有不少深奥的字是他们没能理解的,就算加上注解,学子也只能是只知其意而不知其音,有了切音法,这个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对此,长孙皇后也赞同的点了点头。
方寻:“以上的措施只能解决天下学子学习难的问题,但要想让天下学子对科举抱有期望,光靠这几点是远远不够的。”
李世民不解道:“子昂何出此言,科举作为寒门出头之路,又怎会对科举不抱有期望?”
方寻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朝廷的选官制度一直都在变,从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到战国的军功授爵制,然后是西汉的察举制,再到晋魏的九品中正制。
可不管怎么变,都改变不了寒门难出贵子这一现状,普通人要想改变命运,只有在战争时期拿命去拼,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也许有人就说了,察举制不也是和科举一样吗,只要考上了就能当官。
但问题是,不是随随便便谁都可以去考的,需要有人举荐你,也就是举孝廉,那你才有资格去考。
这孝不孝,廉不廉,可不是由你说的算的,也不是你做的算的,而是由当地的士族说了才算的。
也就是说,就算你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品德崇高之人,士族说你不是,那你就不是。
各朝各代都是这么过来的,想要一朝一夕让百姓对科举抱有信心,就一定得让他们看到科举的公正性,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第九十二章 科举改革 中[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