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日月山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刮目相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济熺之所以选择投靠朱允熥,正是看上朱允熥这三个字。

    也是自己唯一的选择。

    四年后的靖难之役。

    苦于师出无名的朱棣,在黑衣和尚的建议下,

    才打出清君侧的旗帜,从顺天府造反。

    因为朱元璋说过,朝中若有奸佞,藩王可起兵进京,清君侧,护卫大明江山至千秋万代。

    燕宁两王近二十万兵马,苦战三年,在大明战神李景隆的加持下,才得以进入应天府。

    朱济熺反观自己,一没有朱棣的军事头脑,二没有能征战四方,守城有度,调配有方的子嗣。

    更没有黑衣宰相姚广孝那样的乱世之臣。

    何能与四叔朱棣一较高低。

    那就名正,言顺。

    让朱允熥在老爷子驾崩前就藩为吴王或者淮王。

    起吴晋之兵,发动一场靖难之役,推朱允熥坐上帝位。

    那时打朱允熥的名号,便没有朱棣所面临的那么大的阻力。

    最好,能让建文在朱棣给朱元璋吊唁时,囚禁于南京。

    这样会少掉一个强有力的对手。

    淮,朱元璋的发家之所,大明一半开国元勋,皆是淮人。

    吴,朱元璋做皇帝前的王号,现又靠近京畿,大明财源之地。

    掌握此二地之一,可拢大明一半财富或人心。

    奉天殿,朱元璋与一众大臣商讨国事,等待诸儿孙阅兵回归。

    落日西垂,余辉洒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

    端坐于龙椅上的朱元璋,霸气十足,威严无比。

    检阅已过了时辰,落后者为不合格。

    不合格却有三人,均为朱元璋期望之人。

    朱元璋不由有些许微怒。

    孙子辈,怎能如此如此不堪。

    一个跛子,一瘸一拐的缓步走进大殿。

    “孙儿参见皇上。”

    “参见太孙殿下。”

    朱允炆一副责备口气道:“燕世子,检阅结束,怎可不卸甲而上殿?”

    “高炽,怎这么晚才归?是腿脚不便嘛?”

    朱元璋关切道。

    “回陛下,太孙殿下,孙儿检阅时,军士们还未吃早饭,故孙儿让军士们吃过早饭,才进行检阅。

    不想误了时辰,怕陛下久等,这才未来的急卸甲。”

    朱高炽不紧不慢的回道。

    “你这孩子还真是仁厚。”

    朱元璋赞许道。

    朱元璋不免可惜孩子是好孩子,就是天有残疾。

    站在殿内的黄子澄正要开口,朱允炆摇头阻止。

    朱元璋最看重什么,最厌恶什么,陪伴朱元璋十一年的朱允炆再清楚不过。

    “黄卿,有何事要奏?”

    黄子澄欲言又止的小动作被朱元璋瞅在眼中。

    “陛下,还有晋世子与允熥殿下未归,已超了时辰。”

    既然不能参朱高炽,那就换个人,而且是俩。

    “这不来了吗?”

    朱元璋最烦太拘泥于礼制的儒生,但下一任大明君主得是仁义之君,此人又不得不用。

    两位皇孙并排进殿。

    “给咱说说,你两人又是为何晚归?”

    朱允熥压住心中对朱元璋天生的畏惧,道:“禀皇祖父,清晨太冷,孙儿与济熺哥等候军士们吃过早饭,才进行检阅。

    回宫后,又换了甲胄,这才耽误了时辰,请皇祖父责罚。”

    朱元璋重新审视朱允熥,这孩子咋像换了个人,看着也没有那么懦弱。

    “嗯,很好,仁厚,还知礼法。”

    “以后,你们几个就协助允炆处理国事,历练一下你们的能力。”

    ”孙儿遵旨。”

    朱济熺眼神玩味的看向满脸黑线,皮笑肉不笑的朱允炆。

    心道:朱允炆,莫着急,好戏还在日后。

    朱济熺对朱允熥的表现,很是满意,至少不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主。

    朱允炆怒气满腹回到东宫。

    吕氏不解,问:“允炆,出什么事儿了?生这么大的气

第五章 刮目相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