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日月山河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仁厚好圣孙[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济熺凭着记忆向奉先殿走去。

    历史中的朱济熺因舍不得疼爱自己的皇爷爷,而不愿离开应天(南京)前往在太原就藩的父王朱棡身边。

    引的朱元璋震怒,并对朱济熺父子猜疑。

    太孙孱弱,嫡孙不愿离京,意欲何为。

    东宫,帝国储君之居所。

    妇人听过宫女的禀报,屏退左右,不悦道:“还真是福大命大,居然活了过来,好在,皇上已经下旨,责令晋王召世子归国。”

    殿中的俊朗青年,露出不解之色。

    “母妃,晋世子素来与儿臣交好,何至于此,再说他也威胁不到儿臣。”

    青年正是大明的太孙,朱元璋选定的大明皇位的下一任继承人,朱允炆。

    吕氏看着还未成熟起来的朱允炆,多了几分担忧之色。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哪有手足情义可言,你二叔、三叔、四叔、五叔,均为塞王,

    是你皇爷爷嫡子,手握十数万兵甲,你登上帝位,他们联合起来,你如何是他们的对手?”

    朱允炆回道:“想来皇爷爷自有考量。”

    吕氏摇摇头,知道自己的儿子此刻还很稚嫩。

    至尊之位自古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

    母凭子贵,子凭母贵,相辅相成。

    朱元璋对昔日起家的老兄弟们没有一丝纵容,轻易挥下屠刀。

    但对有血脉相连的儿孙们无比信任,相信他们会替自己守护好大明。

    吕氏眼中闪现出几丝狠辣之色,“若你父亲在,你的几位叔叔自不会成为威胁,

    但如今你皇爷爷诛尽淮西勋贵,宫中有流言,说你皇爷爷此举是为你清除威胁,其中就有你几位叔叔与几位嫡世子的亲族,

    这笔债,他们只会记在你的身上。”

    “那母妃,我们这般,会不会惹得皇爷爷生气。”

    “这些事由母妃来做,允炆,你只管做好你的忠孝仁厚好圣孙,陪着你皇爷爷便是。”

    吕氏自信,凭二十年的宫廷经验,和太子正妃的身份,

    如今又是皇太孙的母妃,可以做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孩儿明白了,母妃。”

    朱允炆起身告退。

    朱允炆明白,这个时候,他该去皇爷爷身边陪着。

    好让皇爷爷知道,将来对自己皇位威胁最大是叔叔们儿,而不是士林勋贵。

    “允炆。”

    朱允炆停步,回首看向吕氏。

    “记住母妃的话。”

    “孩儿谨记。”

    吕氏望着朱允炆的背影,思绪回到十几年前。

    若不是自己设计害死常氏和嫡长子朱雄英,又何来自己太子妃的身份,

    又何来允炆你的太孙之位。

    儒家思想,讲究正统,嫡,大于一切。

    朱标在,

    嫡长子一脉,无人可撼动。

    可惜,朱标这位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太子,薨的太早了。

    朱元璋的其他嫡子嫡孙,自然成为吕氏的眼中钉,肉中刺,

    其他诸王,如湘王朱柏,辽王朱植,宁王朱权,谷王朱橞,

    都出身于洪武之后,在朝中无任何根基,构不成威胁。

    即使再有才能,不过庶出。

    封建礼法,大于一切。

    庶就是庶,嫡就是嫡。

    即使有能力夺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

    庶王敢起兵,天下诸王皆反。

    “臣朱济熺,叩见皇上。”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伸出苍老的手掌,想扶起跪倒在殿中的朱济熺。

    可听到臣字,年迈的身躯顿住。

    “这孩子是在埋怨咱啊!”

    “咱为了大明江山,为了社稷百姓,伤了这孩子的心。”

    朱元璋眼神中闪过一丝失望。

    身为龙孙,怎可不懂亲情重,江山更重的道理。

   

第二章 仁厚好圣孙[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