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章 各地军务安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晔据此又对杨崇本高看一眼。
此人果真是个聪明人。
兴凤二州地狭民贫,不足以成事,如今朝廷又一统关中,割据这二地更是没了可能。既如此,何不全力向天子表忠,安心做个天子麾下的亲信大将,名利双收?
李晔同意奏请,向兴凤派去朝廷官员做知州,接管当地民政财政。
至于杨崇本请求驻京,李晔不确定其诚心如何,最终未同意,让他先安心在凤州练兵,此事过后再议……
韩逊早已率部翻过陇山,去“收复”他的陇右秦、成二州了,据说目前进展顺利,不久将光复秦州全地。
除了在粮草器械方面给予支援外,李晔另给了些建议,秦、成二地为番民杂居之地,且此地番民不同于渭北一带的内迁番民,多蛮野不化,时人称之为“生番”。李晔建议韩逊,当拉拢人口劣势的部落,一同压制当地人口数量占优的部族,俗称以番制番。
对天子和朝廷的援助,韩逊自然是感恩戴德,同时派长子韩沫入京,“愿长侍圣上左右”。
李晔恩准了,并顺势在朝内授予韩沫官职……
原州刺史授予了张文韬,为原州本地将领,据说是原泾原节度使张钧的族兄,李晔也不太确信。因为先前从未听闻二人有亲属关系,倒是张文韬举兵附韩逊后,便一再声称自己是张钧族兄,此番发兵,只为解救族弟摆脱凤翔的控制。
李晔只知道,韩逊力保此人,并直言不讳,这是他与张文韬先前的盟誓,他也因此才得以通行原州,希望圣上能成全。
李晔当然得成全。
朝廷从未向原州派过一兵一卒,于当地毫无影响,既然当地统将张文韬愿意归附朝廷,朝廷又怎会无端惹是非?
……
……
直至十月。
康承业方收拾好凤翔残局,将凤翔城内粮食、钱财装运上船,一同押运回京。
李晔出城相迎。
由于破城及时,粗略估算,缴获城内粮食超出三十万石,金银珠宝、锦罗绸缎无数,铜币堆叠如山,总价值应在二百五十万贯以上。如此巨量财富,想来李茂贞也是敛聚不易,如今一并装入朝廷的仓库。
对朝廷而言,这些缴获几乎抹平了当初出征时的开支,可真是喜上加喜。
而能将如此多钱财从战乱中保存下来,并全部上缴朝廷,再次证明了康承业的清正廉洁。
据说,为此还惹得部分破城将卒不满。
其中当然也有李晔的功劳,若不是他在破陇州城时定下不得私下劫掠的规矩,康承业便是有此心,想必凤翔城破之时,恐怕也管控不住……
回宫后。
康承业再单独向天子汇报破城经过。
期间他曾私自与城内降将接洽,不曾报与天子请示,康承业此时也不隐瞒,一并报上。
再有如何善后,处理城内降将降卒,等等。
李晔听后均表示认可。
243章 各地军务安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