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章 恩鬻钱与香火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告。
李晔另大致估算了一下,杜让能所呈交这份新税法中,最终按财产征收的税钱,与按人丁所征收的税钱,约四六比例。仍有些低,不过较之先前所有的税法,已大有提升。
再往下,勋族和僧侣也被列入了课收范围。
按这份税法草案所说,勋族纳的叫“恩鬻钱”,按户征收,国公爵位每户五十贯,郡公四十贯,县公三十贯……
僧侣所纳为“香火费”,只对寺庙道观征收,大庙大观需向朝廷纳香火费三百贯,小庙小观一百贯。另僧侣个人也得纳“牒纸钱”,凡持有度牒者,每年纳百钱。
杜让能有此觉悟,增加课税范围,也算难得了。
只是范围仍太小了,而且所定税额,也太低了,更多只是一种象征意义。
看来,单放手交与杜让能,很难拟出自己想要的税法。
李晔打算自己出面了。
……
……
九月初一,紫宸殿外朝大会。
李晔已重启旧制,只要他身在京城,便每月初一、十五举行朝会,与外朝百官会面。
按制,朝廷各司及京兆衙门内从五品及以上官员皆得与会。
而且李晔也改变了这种外朝朝会的风气,给予了所有与会官员在殿内向天子言事的权力,并于礼制上进一步放宽,尽量让这种外朝会也多谈实事。
今日朝会过半,李晔忽问向持宝玺侍立的黄海:“黄监令,去岁底,四方共进献贡品,折钱财几何?”
黄海压低声音回道:“大家,有近三百万贯哩。”
黄海虽不明白天子为何忽然有此一问,但他知道,这时宫里的钱财,是天子的私财,还是尽量别让外朝官员知道的好。
可李晔却摆了摆头:“朕听不见。”
黄海懂了。
他忙清了一下喉咙,以尽量发出雄厚的声音,大声道:“回大家,去岁共收得四方藩镇贡赋两百九十一万余贯。”
此言一出,又由于朝会礼制放宽,殿内难免有过一阵小声议论,大抵是说天子有钱……
李晔不予理会,接着问黄海:“朕曾有谕令,分七成贡赋与户部账上,你可曾照办?”
黄海忙回道:“奴婢只敢按大家的吩咐办事,绝不敢有半点差池。”
殿下排首列的杜让能也出列道:“户部共收得宫中一百九十余万贯贡品钱,分毫不少,全都输运进了户部库房,今年外朝百官薪俸及赏赐钱,也皆来源于此,户部账簿上均有记载,可随时查账。圣上仁德,以一己私财供养朝中百官,扶持天下民生,如此壮举,必为千载传颂。圣上万年。”
满殿官员听得,也争相颂赞道:“圣上万年!”
这便是杜让能的精明之处了,朝廷今年开支巨大,但都用的是往年积攒下来的盈余,唯独百官薪俸这一块,用的是天子捐献的贡赋钱。
那朝中百官,何人能不对天子感恩戴德。
232章 恩鬻钱与香火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