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0章 朝廷为何征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今已是八月见底,离秋收越来越近,若不及早拟定赋税数额,再及时派发下去,再赶上百姓秋收时征收上来,今年朝廷可是要颗粒无收了。

    便是一个人,若一年没有收入,都无法维系生活,何况是四海天下的中枢朝廷。

    偏偏今年朝廷的支出还格外庞大。

    单一场凤翔战事,各军的俸饷、赏赐、抚恤,加上购买粮食和草料的钱,加上征调民夫们的工钱和伤亡抚恤……就已经超出了一百六十万贯。若再算上这大半年来,外朝百官的薪俸,几万将卒的饷钱,发往京畿各地的救济,或偶尔城池修缮、兴建水利……

    杜让能甚至都不敢去查看户部的账册,至少,支出在两百五十万贯以上。

    而朝廷今年废除了两税法,未曾征收夏税,于赋税征收一事也是至今未提,一分钱的进账也无。

    全靠着往年的积蓄,和去年底天子分给朝廷的七成贡品,在勉力支撑。

    杜让能偶尔闲下来,私心里替天子叫屈。明明当今天子何等圣明,又节俭异常,从未因个人原因花费丝毫钱财,也从未向朝廷张手要过一枚铜钱,可换来的,却是朝廷财政愈发困窘。

    过往的天子和朝廷是个什么样,杜让能即便在私下里也从不做任何评价,人心似镜,他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然而那时的朝廷却能年年有盈余,反倒是如今朝廷振作,处处显露出新的生机,却又偏在钱财上亏额巨大……

    要填补亏额,不拖累朝廷振兴的步伐,唯有尽快拟定赋税,及早征收。

    杜让能也一直将此事视为头等大事。

    可上次他与户部辛苦拟出了详细的新税条目,却被天子否决了,而且还送来八字评语: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做何解?

    杜让能不仅与本部官员商议过,也曾请教过其他几位大学士,最后大多建言,天子当是嫌税额偏重,应减轻数目,轻徭薄赋。

    但杜让能觉得不会是这样简单。

    当今天子见识高远,屡有超出想象的创见,而且极其看重办事效率,重实干,若真是数目上的问题,直接批示即可,又何须送来含义不清的评语?定是另有深远的考虑。

    且从民的角度来看,轻徭薄赋,不只是降低税额这一条,诸如缴纳赋税的方式,便利与否,缴实物还是钱币,等等,都有所关联。

    再有,税额的高或低,并非户部一拍脑门子便决定了的,得根据朝廷的支出来算。若一味降低税额,导致最后收入不低支出,拿不出钱财来,那朝廷还能运转下去吗?

    杜让能绞尽脑汁也不得其要,看来,还是得劳烦天子。

    ……

    杜让能事先做了他能做的一切,重新核算朝廷开支,再统计出各地新抄上来的户册,还考虑了贡赋收入,最后又修订了一次税额。

    剩下的,便只能请示天子了。

    恰好这一日天子巡视外朝百官,于政事堂内小憩时,又有说有笑,看来心情正佳,杜让能便趁机提出了赋税一事。

    得天子

230章 朝廷为何征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