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9章 李继昭再降[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晔从同州回到京城时,已是八月中旬。

    从七月中旬他离开凤翔算起,凤翔城如今已被围了整整一个月。

    期间他一共只收到康承业的一次禀报,是在四层壕堑将要全部掘成之时。除了树木桩、穿线结网、挂警铃,康承业另从凤翔各地搜罗起数千恶犬,也栓在壕堑旁边一并盯住城内,又能省下不少巡逻兵力,也就在这时,凤翔城内组织起了一次大规模反击,三千贼兵从北门杀出,妄图冲破朝廷的封锁圈,最终再次败退。

    除此外,康承业再无禀报。

    李晔若想知晓更多凤翔情况,只有主动遣人去询问或打探。

    据得回来的消息,凤翔城内外已完全为壕堑阻断,城内出不来,城外本不会进,双方再没有大的战事,可小的冲突却从未断过。

    城内贼兵不死心,几乎每天都会放出一两小股贼兵来城外探路,可城外早已是壕堑重重,根本就无法通行,且一旦接近壕沟,便会触响铃铛、惊起恶犬吠叫,然后就会引来附近巡逻的军卒。

    除此外,时有城内逃卒或百姓从城头上逃下来,想逃出城外的封锁圈。可各部早得了康承业发出的军令,凡从城内出来的,皆为奸细,一律格杀勿论,若教城内一人逃出,按军法论处。

    就在本月初,凤翔城还曾开过一次城内,从里面放出大批老弱百姓。也不知是可怜这些百姓,还是想用他们来做前驱,躺平城外的壕堑……可城外没有手软,用箭雨又将这些老弱百姓驱赶了回去。据说一时间哀嚎遍野,城河流血,凤翔城下顿成修罗场。

    这些事,康承业都未曾请示或禀报。

    李晔明白康承业的良苦用心,故而知道后也仅仅是知道了,不做任何指示……

    如今,康承业终于派人来禀报,必定是凤翔有了重大情况。

    李晔展信一看:李继昭欲降。

    康承业另附上自己的判断,如今凤翔城已为孤城、死城,城内人心惶恐,人人自危,李继昭于此时投降,当不至有假。

    李晔同意他的判断。

    凤翔城内粮食储备丰富,至少被围困的半年内当粮草无虞,但这并不意味它便能坚守半年。因为守城的终究是人,是人心。

    看着城外一道道壕堑,再看看被彻底困死的孤城,城内的人会悲观,会绝望,然后疯狂的寻找一切可以求生的机会……

    李继昭这种自恃勇武之人更是如此。

    他也不是第一次改换门庭了,如今这个乱世,有武力,能打仗,能以一敌十,能陷阵冲锋,还怕没有人赏识,得不到重用吗?

    既然李茂贞和凤翔已彻底陷入了绝境,再改投天子和朝廷名下便是……

    康承业只分析了李继昭投降的意图,但没有建议天子如何抉择。

    其实这种不表态背后,已隐含了康承业的表态。

    康承业必是倾向接受李继昭的投降。

    细细一想便知道了。

    凤翔城虽迟早可破,但终究未破,李继昭身为城内的二号实权人物,他的投降必然会极大地缩短城破的时间,这对朝廷来说极为有利。

    至于李继昭曾诈降,直接导致周济身死,这些情感因素,

229章 李继昭再降[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