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李晔,大唐末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3章 勒令韦昭度致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乎在崔安潜返京的同时,岐国公、太保、中书令、同平章事、前西川节度使韦昭度回京复命。

    外派官员回京,首先得入宫面圣。

    然而天子下谕,韦国公旅途辛劳,宜静养休憩,调养身体,不必入宫。

    圣谕一下,外朝官员们都明白了,天子这是对韦昭度在西川碌碌无为的不满,故而不愿召见。

    说不定,还会遭到贬斥。

    但他们仍认为贬斥的可能性不大。

    韦昭度可是三朝元老,早在先帝僖宗时被敕封国公,离京赴西川前,也是朝堂上的首席宰臣。便是如今深受天子器重的杜让能、张濬等人,想当初那也只是韦昭度的下属。

    更大可能,等过段时间,等天子消气后,依旧是让韦昭度官复原职,继续出入朝堂。

    为务农一事忙得透不过气的杜让能听说此事后,也专程登门拜访了韦昭度,并预备上奏,为他的老上司说情。

    毕竟,征讨西川两年未果,主要也不是韦昭度之过……

    然而仅仅两天后,天子绕开朝堂,直接通过翰林院下墨敕。

    敕文里,斥责韦昭度出使西川毫无建树,贻事误国,念其往日功劳,可保留品秩爵位,薪俸照旧,但夺其所有朝中职事,并勒令致仕。

    此敕文一下,满朝哗然。

    谁曾想得到,天子竟如此狠决。

    还不是贬斥,而是直接从朝中除名。

    哪怕,天子不愿韦昭度再过问朝堂,也应当私底下给韦昭度透个话,后者识趣,再主动上书乞骸骨,请求离任,也可保全名声。

    直接勒令致仕,这都是于国于朝有罪的奸臣才享有的“待遇”。

    可怜韦昭度,堂堂国老,位极人臣,仅一着不慎,便落得如此凄惨下场,连最后的名声都未能保住……

    再望向禁宫内天子所在时,朝中官员们不禁汗流浃背。看来他们眼中那个从善如流、果敢善断的天子,还有着他们不知晓的另一面。

    同时他们也不得不心存侥幸,还好那个触及天子另一面的人,是韦昭度,而不是他们自己。

    ……

    宫内,锦卫卫所。

    天子亲临,黄万年闻讯忙来侍驾。

    李晔此来,便是探听外朝反应的。

    黄万年据实以答,朝臣们无人敢议论此事,一时噤若寒蝉,人人自危,只是私底下……

    “说。”李晔道。

    “据奴婢所知,有几个水部的小吏私下聚会,喝多了酒,说圣上……凉薄……还有韦家几个不知好歹的子弟,纠结了朝内一些官员,跑到杜府上去吵闹,骂杜让能忘恩负义,不施以援手……”

    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李晔不感到稀奇。

    黄万年请示道:“要不要奴婢去抓几个人,杀鸡儆猴?”

    “不用。”李晔摆手制止,“除了那几个子弟,韦家还有什

133章 勒令韦昭度致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