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章 李茂贞的野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李茂贞决定夺取凤州,当然不是激于一时之愤。
凤州位于凤翔后庭,又屡次三番兴兵扰事,不除了这个麻烦,终究是个隐患。
如今又恰好兴元军南下西川,也正是夺取凤州的好时机。有了凤州在手,即可窥视兴元,也多了条入侵关中的路线。
而凤州防御使满存,李茂贞太了解这位昔日的袍泽了,纯是匹夫之勇,全无统军的才能,明明占着凤州和兴州两处山地,却只一味相信骑兵。为此,还耗尽民力、物力在陈仓道上大肆开山凿道,以便于骑兵驰骋。如今倒好,也方便了他凤翔兵的入侵。
李茂贞已派了他最得力的养子李继徽率三千精兵出大散关,直取凤州,而他自己则屯重兵于陈仓,以为后援。
相信不日后便会有好消息传来。
……
……
如今京城四面,处处硝烟。
韩建与王行约决战于蒲津关下,杨守信与苏文建为强夺王行瑜的人头在邠州内明争暗斗,李茂贞大举入侵凤州……
同州的战事,韩建占优,因为朝廷选择不予过问。
邠州的内乱,朝廷已下旨劝谕双方。其实不过是走个形式,履行朝廷止戈安民的职能,暗地里怂恿杨守信尽快平定邠宁。
只有凤州的危局,朝廷连连下诏令,语气切峻,劝告李茂贞罢兵。毕竟凤州握在满存手里,始终可做为一个牵制凤翔的力量,不容有失。
可李茂贞态度坚决,一再向朝廷申述满存在凤州的种种残暴行径、及连年来侵扰凤翔的罪行,同时不断地向凤州派兵,丝毫不听取朝廷劝阻。
对此,朝廷也只能停留在字面上的劝告,实则无力干涉。
眼下关内各地藩镇都忙于内乱,也无人可牵制李茂贞的行为……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关内各地藩镇都忙于用兵,客观上也缓解了京畿四面的压力,形成了一个空窗期,让朝廷可以全心打理自己的京畿领地。
必须得珍惜这难得的一段和平经营时间。
因而李晔无暇休息,返京的次日,先大概过问了下这段时间的京城庶务,再将此次出征的论功行赏事宜托付于张濬一力评定,接着,便要思虑如何经营关中。
这一次,李晔召朝中所有四品以上官衔者、军中各指挥使一起入延英,集思广益,向他们一起提出这个问题。
最后问道:“朕欲要振兴国事,止干戈于乱,膺服天下藩镇,仅凭关中一隅之地,如何能得?”
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众臣一时之间难以作答。
李晔给他们留足时间,也摈弃掉朝中礼仪,让他们尽情讨论,不必顾忌,有了大致方略后可随时上报。
而李晔本人也步下丹陛,深入群臣中,时而与他们一道商议,时而择一处坐下,静待他们报上自己的方略。
渐渐的,有人开始发言。
李晔未置可否,只让群臣就此观点互相辩驳,充分讨论。
一直持续到午后,群臣辩论的声音渐趋于一致。
张濬、刘崇望、崔胤、及孙惟晟等六军都指挥使,均一致认为,当强兵兴国。
125章 李茂贞的野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