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皇太孙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 手铳[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洪武时期的军匠,除了一些代代相传的匠户,很大一部分是由军中不善战的军卒调转的,所以地位极低。

    武功三卫归锦衣卫管理,也算是皇室的家奴,作为皇孙的朱允炆能和他们和颜悦色的说话,已经是自己烧高香了,更何况,还说自己是功臣。

    朱允炆拿起手铳:“你们都是大明最出色的匠工,一身祖传的好手艺。对于造枪铸炮,我比你们差远了。”

    “不过,我有一些想法,大家帮我斟酌一二。”

    “殿下又要放大招了!”严震直满眼的小星星。一指大使:“殿下所言,要一字不差的全部记下来。”

    “我先说最简单的。手铳虽是杀人利器,但一遇到雨雪天气,水汽就会经火门进入药室,造成火药受潮、无法燃爆。这个时候,手铳连根烧火棍都不如。”

    “自前元至今,手铳问世近百年,可为什么没有人想着给火门加一个盖呢?给火门加个盖,水汽就进不到药室。”

    “一个火门盖就解决了存在一百年的问题,这简单、有效的法子,不是我们不会,而是我们没想。”

    “说这个,只是为了抛砖引玉,告诫大家造枪铸炮之时,绝不可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望着交头接耳、连连点头的军匠,朱允炆接着说:”刚才耿镇抚装填的火药量不足,导致30步没有穿靶,更不要说破甲。”耿璿听了,尴尬地挠挠头。

    “但是如果装填的火药过量了,手铳就会发热甚至炸膛。那加多少火药合适呢?没有一个定数,完全靠军卒个人的经验。”

    “而且,我看到弹丸袋里既有铅弹、铁弹,还有铁钉、石头蛋。那到底哪一种最适合做弹丸呢?也没有一个定数。我自己觉得铅弹最合适,当然这需要你们去一一验证。”

    “我的想法就是,务必做到火药定量、弹丸定标。”

    “你们经过无数次的测试、比较之后,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装药量,然后和铅弹混装在一个防水防潮的小纸包里,做成一个个统一的定装弹。”

    “需要装填,只要用牙咬开纸包就可以了。”

    “这样,火药和弹丸的装填就由现在的两步简化成一步,射击的间隔就会缩短。”

    不知不觉,傅友德和耿炳文两位沙场老将已经站在军匠们的中间,听到定装弹这个概念,眼睛同时一亮。

    “耿璿,你刚才把火药捅瓷实了没有?”朱允炆忽然问了一句。

    “这......末将记不得了。”耿璿又尴尬地挠了挠头。

    “臭小子,干啥啥不行,就知道给你爹丢人。”老侯爷一脸的黑云。

    傅友德瞪了一眼:“瞎咋呼啥,好好听殿下说。”

    “真是两个老活宝。”

    朱允炆笑着摇摇头,接着说:

    “在战场上,军卒由于紧张,在药膛装填火药完毕之后,用木条随便捅几下,便开始下一轮的射击。如果,火药没有被压实,弹丸的射距就会大打折扣。”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木片,就叫木马子吧。”朱允炆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将木马子从铳口塞入,将药室内的火药封闭、怼实,以达到塞紧与闭气的目的。这时燃爆火药,就可以实现二次增压,从而增加弹丸的击发距离。”

    其实先人的智慧不比现代人差,差的只是窗户纸最后那一捅。只要给他们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最终的结果一定会出人意料。

    这时,严震直挤了过来:“殿下,军器局短短长长的手铳也有数种,但无一者可以射百步。”

    “敢问殿下,手铳该如何打造,方可击杀百步之敌?”

第30章 手铳[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