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姐夫[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殿下,让老奴伺候您洗漱更衣”。
王忠卑躬屈膝地伺候,让有现代人思想的朱允炆实在是难以适应,但也只能无奈地接受。
当天,不省人事的王忠被手底下的宦官们给抬了回去,虽没受什么严重的外伤,但被吓得魄散魂飘,当晚和常七爷、谢八爷哥俩唠了一宿的嗑儿。
两位爷还是一贯的公正、严谨,核查了数遍生死簿,确认王忠福寿绵长,这才收了锁链,飘然而去。
加上王忠平时人缘不错,太医们给了副现成的方子,最终在鬼门关走了一遭又回来。
“没有朱允炆,就没有咱王忠!殿下的救命之恩,犹如再生父母。”王忠有了这份儿心思,对朱允炆就更摧眉折腰了。
看着王忠额头尚未消肿的青紫,朱允炆暗自庆幸:老天保佑,幸亏没有穿越成太监,极品的也不成。
宦官在朱元璋的洪武朝活得很不像样,远不如后来的嚣张跋扈。
朱元璋本人基于前朝历史,对于宦官群体深恶痛绝。在紫禁城只给了宦官百人左右的工作名额,而且工作内容仅限定为服侍朱家人的日常生活。
太监中凡有违规越权者,轻则轰出宫门,重则乱棍打死。
朱元璋又是立铁牌,又是颁祖训,对宦官的权利予以严格限制,就是希望朱家王朝不会因为宦官的专权、干政而导致衰落灭亡。
假如,朱元璋的子孙都是听话的好孩子,大明帝国的国祚兴许还能长久一些。
可惜,历史永远没有假如!
婉仪监督着朱允炆喝完药汤,瞧着二弟苦得龇牙咧嘴的样子,一边微笑,一边顺手往他嘴里塞了一块方糖。
熟悉的动作,一样的亲情,不禁让朱允炆想起了自己后世的母亲,想到再也见不到含辛茹苦把自己养大的亲生父母,朱允炆心里一阵阵难受。
朱婉仪看着黯然神伤的二弟,以为至诚纯孝的朱允炆又再为父亲地离世而难过。想起昨日清晨,二弟挥拳时挂在脸上那未曾见过的神采,善解人意地指着一旁带队的宿卫:
“怎么一点眼力劲儿都没有,你别傻站着,过来陪殿下练练手!”
朱允炆知道姐姐想让自己开心,笑着摆了摆手,但还是对这个鲜衣怒马的天子亲军多看了几眼。
“绣春映日月,飞鱼镇八荒!”英姿勃发的带刀侍卫,在飞鱼服下,既有文士的风雅,又有武者的威猛。
“耿璿(xuan)拜见殿下,拜见郡主。”带刀侍卫干净利落地躬身一礼。
“我记起你了,昨天我习武的时候,见你偷偷笑来着。”
朱允炆对于这个宿卫对军体拳的轻视很是不爽,有些记仇。毕竟军体拳在后世闻名遐迩,虽然不能一招致命,但起码可以增强体质、防身自卫。
“殿下,您一定是看错了。我们锦衣卫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无论多好笑,我们都不会笑。”
“......!”
“二弟,你这几天睡糊涂了吧?这是耿璿,长兴侯耿叔家的。”
耿璿?自己人!朱允炆如假包换的姐夫!
长兴侯耿炳文,明朝二十八侯之一,因谨言慎行,深得朱元璋的器重和信任。“胡惟庸案”,甚至“蓝玉案”都没有牵涉其中。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将江都郡主下嫁给耿炳文之子耿璿,希望通过政治联姻,使耿家成为为建文帝保驾护航的马前卒(族)。
只可惜,朱元璋算计了一辈子,却最终算计了自己。
作为朱元璋御定的“保嫡将军”
第7章 姐夫[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