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开局面对军阀混战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 米国落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月底,风城决战结束后,帝国军将战争的重心逐渐转移到华府及其周边的不夜城等大城市。

    休伊·朗开始在不夜城布防,而帝国亚美利加兵团总司令陈中奎也准备借道中亚美利加联盟,分兵从海路进攻不夜城。

    2月初,陈中奎派大军登陆斯塔滕岛,并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击败了这一带的米国守军。

    接下来,陈中奎谨慎地向纽约州推进,先后登陆曼哈顿岛及布朗克斯,再在白原击败米军在风城战役失败后收拢的残兵。

    帝国军终于在2月9日包围了曼哈顿岛的米军一部,并在2月12日的华府堡垒攻坚战中俘虏了接近三万名驻防的米国士兵。

    米军主力虽然屡屡避过帝国军包围,但只能在哈林高地及布朗克斯勉强挡住帝国军的兵锋。

    自此之后更被逐出曼哈顿岛一带,直到战争结束也再也没有将其夺回。

    华府堡垒攻坚战结束后,帝国军调转兵锋,新泽西战事随即展开。

    休伊·朗率领败军穿越新泽西州,终于在2月中旬横过特拉华河,进入宾夕法尼亚。

    米国因接连战败、精锐士兵死伤惨重且大量被俘及士气低落等因素,而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

    不过,战争的局势却在2月中旬还不是完全的一边倒。

    陈中奎一直没有积极追击休伊·朗,并且在特拉华河岸宣布停止追击,下令军队稍作休整。

    风城战役之后,帝国军亚美利加兵团大部分部队都疲惫不堪,在一鼓作气攻破华府之后也到达了极限,不得不停下来休整。

    这些士兵分散于各个哨站,不少人都与当地米国居民有过不少亲切友好的交流,引发居民自发组成民兵和国民警卫队联合起来反抗。

    这些人在短时间内令到帝国军哨站疲于奔命,令休伊·朗有机可乘。

    2月16日,休伊·朗率领部队在恶劣天气下夜渡特拉华河,成功突袭特伦顿的帝国驻军。

    虽然遭到偷袭,但帝国军及时稳住了阵脚,米军这次大胆行动并没有取得多少优势。

    米军在这场战役的小胜,让陈中奎下令恢复军事行动,尝试歼灭休伊·朗的主力部队。

    帝国军先在2月22日的阿孙平克溪战役攻破米军防线,再于翌日早上伏击了前来突袭帝国军在普林斯顿的后方基地的米军,歼敌上千人,大获全胜。

    在短短一个多星期,陈中奎迫使休伊·朗放弃前线的多个据点,更是将米军包围于不伦瑞克市一带,令到米军完全陷入被动。

    除此之外,在整个二月,新泽西民兵不断攻击帝国军的后勤部队,引发后勤战争。

    帝国军随即采取了一系列的攻击令米军民兵伤亡惨重,而且士气大挫。

    陈中奎的战略目标是以猛烈打击摧毁米军试图构筑的防线,打击米国人的信心,从而更加轻松地解决米军主力。

    这个目标在整个华府和不夜城周边战役中取得了成功,更一度将米军迫入绝境。

    3月初,陈中奎将目标转为米国大城市,发动了费城战役。

    身处枫叶自治领北方集群司令的蔡克云则以切割新撒克逊地区为目标,发动萨拉托加战役。

    守卫费城的是米军第7军,下辖两个师及大量国民警卫队和民兵,加起来约有十多万人。

    陈中奎调集帝国军主力继续休整,为南下追击休伊·朗做准备,命令马临夏率第二十八集团军攻击费城。

    双方在费城外围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米军在费城内储存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即使帝国军用弹幕徐进和步坦协同发起进攻仍然难以取得明显的战果。

    在向陈中奎求援之后,陈中奎将后方作为预备队的两个装甲师和一门从帝国国内海运过来的列车炮拨给了马临夏。

    这两个装甲师装备的是清一色的重型坦克,突破能力极强。

    由于帝国空军占据了绝对的制空权,所以对地面上的米军堡垒分布情况了如指掌,列车炮可以轻松地将米军的坚固堡垒定点清除。

    本来固若金汤的防御逐渐被轰出了漏洞。

    但是帝国空军的封锁使得米军完全没有在白天修筑防线的能力,只能趁夜间行动。

    不过帝国先进的雷达也能够在夜间侦测到米军的行动,因此为了修补防线,米军工兵损失惨重。

    \"差不多了,传令全军,按照作战计划,发起全面进攻!\"

    随着马临夏下达了进攻命令,第二十八集团军发起了总攻。

    帝国军的重炮掩护着装甲部队一步一步地向前推击。

    帝国的空军在空中时刻注意着地面上的米军火力。

    一旦米军炮兵发起炮击或火力点突然开火,帝国空军就会发起精确打击。

    在围城开始后的第九天,3月11日,帝国军攻克费城,米第七军军长米歇尔战死,全军伤亡殆尽。

    费城战役的胜利为帝国军解决了一个大威胁,侧翼的敌军将不再能够威胁帝国军的推进。

    与此同时,另一边,蔡克云率领北部的帝国军第六集团军也发起了切断米军南北联系的萨拉托加战役。

    盘踞在新撒克逊地区的米军两个军十多万人是米军在北方最后的生力军,只要将其歼灭,北方将再无战士,新撒克逊地区的许多重镇也将落到帝国手中。

    费城失守后的休伊·朗头脑还算清醒。

    他没有为暂时的挫折而丧失信心。

    特别是在费城刚刚落入帝国军之手的情况下,他完全明白:米国人所面临的敌人,是已经击败了倭国、天竺、萨拉森联盟和熊国的帝国的军队。

    米军在风城战役,虽然尽力消耗了帝国军的部分实力,但并没有对帝国强米国弱的力量对比有任何改变,也没有改变米军在武器装备上的态势。

    米军现在不仅成绩欠佳,而且军队处在缺粮、缺兵、短饷和弹药不足的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休伊·朗抵抗到底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

    他要同部属们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团结一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准备抵抗作战。

    正当帝国军亚美利加兵团司令部在费城重新运筹作战计划、休伊·朗在福吉谷忙于征兵和训练新兵的时候,他们双方的两个属将却沉不住气了。

    首先是本应听命于陈中奎的第二十九集团军司令马锐扬,他认为陈中奎现在坐镇费城休整太过保守了。
第181章 米国落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