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贤德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章 行三策,大有成果[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转眼到了七月,第一季屯田面临收获。老天保佑,这半年零陵未遇天灾,一切尚算顺利!

    潘濬变得又黑又瘦,但精神非常好。刘贤与潘濬走在田间路上,远近新开出的水田一眼望不到边,已经成熟的水稻已经泛黄,田间有屯户正在收割。从正月开始最早一批开发荒地的民户已经开始夏收。

    刘贤与潘濬走到一处地头,见一五旬老汉跟家人正在劳作。潘濬认得老汉,正是那张三。潘濬唤他过来说话。老汉满脸皱纹,身体却很好,与潘濬见礼,大声招呼道:“潘大人,今日怎么有空?”潘濬笑道:“我陪刘贤将军一起来看看你们收成怎样!”

    闻是刘贤到来,老汉连忙作揖欲跪。刘贤阻止道:“不需多礼!”又问:“老汉贵庚?哪里人士?来零陵多久?家里有几口人,粮食可够吃?”

    老汉一一作答:“我乃豫州陈留人,名唤张三,今年五十有二。中原战乱,带全家流落至此,承蒙潘大人大恩留为屯户。家有六口人,我与老伴,还有两子,大儿张信二十六岁,小儿张义十四岁。大儿已娶妻育有一女。之前潘大人已经发下半年粮食,这夏粮又要收割,足够全年之用啦!”

    “耕种多少田亩?

    ”“四十亩水田,二十亩旱田!”张三一家自二月份入了屯户,家有两个精壮劳力,又有官府提供耕牛,开荒速度非常快。

    “张信可参加了屯军?”

    张信已经过来,他身材粗壮,声音洪亮,大声道:“禀报将军,我已经参加半年,而且已是一屯兵什长!”

    “如此田间劳作,人手可够?”

    “屯军参加半年训练两个月,却是在农闲之时。官府又给耕牛使用,便不缺劳力!”

    “战时便要随军,你可愿意?”

    张信道:“我全家能有今天,全赖将军之恩,保家卫国,自无怨言!”

    张三也道“等我小儿长成,我亦将其送军!”

    此时其他屯户也围拢过来,闻张三之言,纷纷附和:“将军之恩,无以回报!便是舍了这条贱命也是愿意!”

    张三幼子张义亦在其中,他好奇的看着刘贤,只觉得这将军年轻威武,气度不凡,心中无比敬仰。

    潘濬道:“屯田措施已见成效。如张三一家这样的屯户很多,他们历经战乱,颠簸而来,能够安定下来,又有粮食可吃,便对将军感恩戴德!”

    零陵的屯田措施的确受到流民的广泛欢迎,流民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走零陵,到零陵,到了零陵有粮领;走零陵,到零陵,到了零陵有地耕!”

    荆州各地更多的流民进入零陵,接受安置。较低的税收,再加上郡府各县的全力支持,屯民开荒种田,热情高涨!

    此时潘濬统计屯田民户从最初的五千户已经暴涨到两万五千户。其中两万户为外来流民。按平均一户五人,零陵郡增加人口十万。之前零陵原住人口二十万,流民的涌入,使人口数量增加二分之一。另有五千户为原住民转为屯户,他们本来没有土地或者少有土地,受零陵的屯田政策的吸引,便自愿成为屯户。

    按照计算,平均每户开垦土地四十亩,总共将有一百万亩。上半年屯户共开垦荒地五十万亩,平均每户开垦二十亩。其中有二十万亩已经完成一季耕种,下半年一百万亩屯田将全部开垦完毕,预计有七十万亩进行耕种。如此计算,到明年二月份,官府将有十万石田租收入,到明年八月份最少有三十五万石田租收入。

    潘濬担忧道:“流民涌入太多,安置已经超过计划,不到半年已经招揽十万流民,是否还要继续?”

    刘贤略一思索,道:“继续!到达这里流民生活已经难以为继,若他们前来而我们不再收留便没有了活路!从长远来看,人口多多益善。至于钱粮周转之事,我再想办法!”

    刘贤想到的办法便是至长沙求援。张仲景曾经表态支持,刘贤便遣人送信前去。张仲景果未食言,毫不犹豫的派人送来钱五十万贯、粮五十万石。

    刘贤又去看蒋琬。蒋琬跟刘贤述说军工进展:“角弓制作所需材料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为解决当前之用,我让郑遂先行制3000竹木合体弓,预计明年夏天可交付使用。”三个月前邢义开始武器训练,弓兵只有1000把弓,其中一百角弓,五百合体弓,不能全员配备,只能轮流训练。

    “石阚处因先行全力打造屯田所用农具,现在才开始制作破甲锥、短矛与破甲箭镞。正常情况每个月可打造破甲锥500、投枪或弓矛1000。”这个速度刘贤还是觉得满意,比自己料想的要快很多。“不过,有一个问题非常棘手。我们所用之铁需从别处购买,价格昂贵不说,供应还不稳定。打造武器已是捉襟见肘,后续还需为兵士配备铁甲,用铁量更大,需要想想办法。”

    生铁供应问题刘贤一直头痛。现在零陵郡没有开发铁矿场,所用生铁都是购自桂阳与长沙。“我零陵郡内可有铁矿?”刘贤问蒋琬。

    “我已派人在境内勘察,有报说祁山之南的祁阳即有铁矿分布。”零陵郡治在泉陵,祁阳也在泉陵境内。刘贤闻言大喜,即刻带上工匠动身前往祁山,果然在当地人指引下找到了铁矿。于是刘贤安排人从长沙、桂阳找寻采矿冶炼工匠,重金聘请,同样设匠头,招募矿工,建设祁阳铁矿。不过在祁阳铁矿建设过程中,还是需要从别处购买生铁物资。但刘贤等人已不再为铁的来源忧虑。

    刘贤又与刘巴了解畜牧渔场的情况。刘巴道:“现在畜牧场分散于各县,各地畜牧场中已有大

第20章 行三策,大有成果[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