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贤德天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章 屯田始,流民安置[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屯田细则已定,潘濬便着手实施。潘濬展露出雷厉风行、刚正不阿的一面,对于屯田得力的官员不吝重奖,执行不力的官员严惩不怠,于是整个零陵郡各县迅速动员起来!

    各县官员为了招揽流民手段齐出,甚至偷偷跑到南郡、长沙、武陵、桂阳等处,于流民中广为宣传,组织前来零陵。那些流民在各郡不受待见,正走投无路,见零陵如此热情招揽,便扶老携幼,蜂拥而来!

    流民的涌入数量大大超过了刘贤等人的预期!刘贤只知道中原进入荆州的流民很多,但是多到什么程度却没有明确的概念。此次零陵决定开始以流民屯田,才发现大汉王朝流民问题的严重性!

    中国一直有所谓“安土重迁,黎民之性;安土重居,谓之众庶”的说法,意思是黎民百姓通常留恋故土,不会轻易迁徙。这是以农业为主体经济的古代中国一个重要的特征。不过,因为种种原因,历史上却经常发生民众离开土地大规模迁移的事情:

    公元131年汉顺帝始建六年开始,因为连年水灾,百姓弃业,流亡不绝;

    公元139年太原郡发生严重旱灾,民众流亡;

    公元153年汉桓帝永兴元年,三十二郡国遭受蝗灾,又加黄河决口,民众流亡四方,规模达到几十万户;

    汉灵帝时,幽州、冀州流民众多,郡县空虚,万里萧条,而河东、冯翊、京兆等地区之民大量流亡,留居原地只余十分三四;

    及至汉献帝时,东汉已是王朝崩溃的边缘,中原战乱、瘟疫、天灾接踵而来,当地百姓已是难以聊生,留在故土便是死路一条!中原诸州十室九空,流民之灾已经胜过以往各个朝代!

    其实刘贤只知道是战争、瘟疫、天灾等原因导致流民产生,还并不知道真正导致大汉流民纵横的根本原因。

    第一个根本原因是汉朝的赋税制度。汉朝赋税主要分为土地赋税和人口赋税。土地收租极低,西汉开始只收土地所得十五分之一,后期逐渐增加,最高也没有高于十分之一。而基于人口、户数的赋税却极高,全部折算完几乎占一个家庭年收入的一半以上!轻地租重人税,这就导致了土地兼并的产生:贵族富商见更多的占有土地有利可图,便大量从百姓手中购买土地,成为大地主!而百姓因为疾病、天灾等原因急需用钱,不得不出卖自己的祖业田产。没有了土地,也就没有了收入,但人头税赋却又必须缴纳,所以农民只有受雇佣于大地主接受他们的剥削。这样的收入是没有保障的,一旦农民所得不能够支撑一家人生活之用,他们便只有逃离家园,成为流民!

    其次,耕牛、新式农具的使用也加剧了土地兼并的产生。先进的农耕技术,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却减少了人工的使用。一头牛可以顶替六、七个人的劳动,那么这多余的人便会失业。失业的农民无路可走,也便只有出走谋求生路!

    大汉现在的战乱、瘟疫、天灾,更是流民产生的直接原因!

    中原流民从北方各州进入相对安定的荆州、益州、扬州等地,他们的求生之心如此迫切,沿途饥荒难耐,便开始打家劫舍,组织暴动!流民演变为盗匪、抢匪,所以各郡县皆是严阵以待,小心防范。尽管如此,流民与当地郡府的冲突依然不断,死亡流血事件比比皆是!

    荆州各郡对流民皆是排斥有加,甚至派出军队进行驱逐,唯独零陵郡却主动招揽,这让走投无路的流民一下子看到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零陵郡治泉陵县,离县城十里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流民临时安置点。潘濬亲自主持此地的流民登记安置工作。为防止动乱,零陵郡兵在此驻有一千人。

    流民先是排队按户

第19章 屯田始,流民安置[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