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皇叔:陛下何故谋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三千新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棋子皇帝很过意不去。

    他觉得很对不住忠心耿耿,功莫大焉的皇叔。

    但是太后的话,他也不能不听。

    只能采取折中之法。暂时不封亲王,等到打退清虏,局势稍缓,再正式封亲王。

    “朕意已决,皇叔加封亲王,尔等无需再议!”弘光帝说道。

    “只是眼下清虏尚在江南,封爵大事暂缓。等到局势稍安,朕再隆重为皇叔办封藩之礼。”

    “朕会亲自拟定亲王的王号,届时必不负皇叔。”

    朱君壁赶紧说道:“臣谢陛下隆恩。只是臣微薄之功,何当亲王之藩?惭愧…”

    “当得,当得。”弘光帝笑道。

    钱谦益的脸色却很难看。

    虽然暂时阻止了朱君壁封亲王,可是只能阻挡一时啊。

    皇帝为何如此昏聩!就不怕朱君壁势大难制,夺了成祖一系的皇统么?

    却听昏君继续说道:

    “传朕手谕,赏赐皇叔苏绣三百匹,黄金一千两,白银一万两,增城南田庄五千亩,紫骝御马两匹。”

    “着教坊司,赏赐皇叔奴婢男女各二十口…”

    弘光帝为了补偿,又一口气赏赐了不少财物和奴婢。

    “谢陛下赏赐,臣受之有愧。”朱君壁客气了一句,就问心无愧的接受。

    但朱君壁怎么可能因为这些钱财田亩奴婢开心?

    要到手的亲王爵位暂时飞了,被群臣和老太太搅黄了。

    好在,他们只能暂时阻止。亲王爵位,还是少不了自己的。

    散朝之后,朱君壁只和马士英等人打着招呼,就一刻不停的离开大内。

    钱谦益和高宏图等人还准备拦住朱君壁,“晓以大义”,委婉的“提醒”一下朱君壁,谨守臣道。

    可是朱君壁完全不给机会,根本不和他们说话。

    其实,钱谦益等东林党人,去年要拥立的是潞王,结果被马士英摆了一道,让福王登基了。

    所以,他们其实是打心眼里看不起福王。

    福王在南京继承皇位之后,东林党人前后搞出了“真假太子案”,“童妃案”等事件,来制造舆论,打击弘光帝的声望,抹黑皇帝。

    甚至,还在民间编排出“蛤蟆天子”,“蟋蟀天子”的绰号,用心险恶。

    如此“衮衮诸公”,岂能真有什么忠君之心?

    这些南方士大夫,忠的是手中的特权,是江南地面上的巨大利益。

    起码,这些人不会忠于福王,也就是现在的弘光帝。

    可是如今面对朱君壁,他们又表现出一副忠臣孝子的嘴脸,处处摆出维护皇帝,严防奸臣的姿态。

    为何?

    因为他们清楚,朱君壁要是成了气候,他们来之不易的利益就会受到冲击和损害。

    朱君壁这种人,绝对没有福王这么好摆弄,怎么能让他掌权?

    此子若是当权,还有“正人君子”的好日子过么?

    却说朱君壁回到大营之后,直接冒着酷暑,出城巡查城东大校场的训练。

    数万京营官兵,正在黄得功的操练下,挥汗如雨,杀声震天。

    整个大校场,烟尘蔽日,战鼓咚咚,一片肃杀之气。

    清军无奈退兵之后,城中明军士气高涨。加上朱君壁及时兑现了赏赐,补发了军饷,大军士气非常旺盛。

    明军的战斗力,正在快速提升。

    冷气器为主的时代,战斗力是什么?

    起码有一半是士气,是战意,是勇武之心。

    其次才是体力。

    明军士气战意大涨,因为伙食改善和训练量增加,体力也在快速增加。

    如此一来,战力怎么能不快速提升?

    朱君壁看完京营的训练,感到很是满意。京营兵虽然还不如黄得功所部,更不如梅春的孝陵卫,可已经有一战之力了。

    再训练半个月,就是在野外遇到清军,也不至于不战而溃,不堪一击。

    但朱君壁更关心的是三千新兵火器营。

    他在顾炎武等人的簇拥下,来到钟山之南。

    三千精挑细选的新兵,正在阎应元的亲自亲自指挥下,训练队列。

第43章 三千新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