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皇叔:陛下何故谋反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三千新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队列训练之法,乃是大将军亲自制定,深合兵家之道!尔等不要以为,训练站立无用!”

    “用殿下之言,这训练的是毅力!是锐气!是武人的体面!是武人的精气神!”

    “这岂可小视!”

    朱君壁看着烈日下身穿盔甲,手持火铳站立的三千新兵,听到阎应元的话,不禁露出笑容。

    没错,这三千新兵火枪营,采用的正是他亲自鼓捣的《步军操典》。

    这《步军操典》不但训练队列,还训练刺杀,算是近代军队的产物。

    但是,目前只限火器营使用。

    至于其他兵马,则还是按照古代的老法子训练。

    无他,古代的练兵之法,更适合训练冷兵器军队。若是用近现代的军训来练冷兵器军队,那一定会练出一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所以,朱君壁的军事改革很保守,绝不会很脑残的一步到位。

    那是找死。

    他要找出一个适合这个时代的最佳军事管理体制,要充分继承古代军制的精华,结合后世经验,搞出一套有华夏军事文化特色的最佳方案。

    而不是照搬西方那一套。

    这《步军操典》其实就保留了很多古代特色。

    按照《步军操典》训练的三千火器新军,挑选条件比较苛刻。

    年纪十六到二十五,身高六尺半以上,手上要有茧子,全部是矿工,渔民,农民。

    城中之人,读书人,一个都不要。

    当然,这两种人也不愿意当兵吃饷。

    朱君壁对这三千人寄予厚望。这可是作为火器军苗子训练的。所以,不但训练刻苦,每月还有一两的新兵军饷,伙食另算,总之虽然很少有肉,但能吃饱饭。

    除此之外,朱君壁还让顾炎武等人招募了一百多个秀才,教授新兵识字。

    这三千新兵,将来会有不少人战死,不少人负伤退役,少数人被淘汰。剩下的人,将是未来大明陆军主力的骨干!

    “殿下!”阎应元见到朱君壁到来,立刻上前拜见。

    “拜见殿下!”三千新兵见到朱君壁骑马而来,全部整齐划一的半跪行礼。

    他们入伍已经一个月了,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对朱君壁已经不谋生了。

    “诸军免礼!”朱君壁跳下马背,望着一个个汗流满面的新兵,心中很是踏实。

    “今日多流汗,他日少流血!”

    朱君壁大声说道,“孤告诉你们,将来你们有更好的火铳,更好的火炮!更丰厚的军饷!”

    “传令,今日孤和将士共进晌食!”

    ……

    不提朱君壁在南京日日操劳军务,督导军训,且说转而南下攻打苏州的清军,此时已经苦不堪言。

    六月二十五。骄阳似火。

    整整五天了,清军顶着南方三伏天的烈日,才走了两百里,堪堪走到江阴。距离苏州还有两百多里。

    走的这么慢,不仅是因为天气太热,更因为桥都被毁了。

    从南京到苏州,水网密集,河流众多。可是没有桥!

    清军引以为戒的满蒙骑兵,完全失去了高速机动的能力。

    每走一段路,就被河流挡住,当然停下来修桥!

    更要命的是,一路上村镇百姓全部疏散逃走了,到处空荡荡的。

    就是江阴县城,也静悄悄的,成为一座空城。

    清军十几万人,七八万马骡,一天要耗费巨大的粮草,可硬是没有补充。

    军中天天在杀骡马充饥,每天要宰杀上千!

    短短五天时间,军中就少了几千骡马!

    战马的膘,掉的也很厉害。

    这些还能克服。

    可是几天下来,每天汗出如浆,硬是没有盐!

    千总以下的汉军士卒,已经人人有气无力了。

    没有盐,他们走不动了。

    而金贵的满蒙大兵虽然还能吃到一点盐,可实在受不了这么热的天气。

    中暑者,生病者,越来越多!

    十几万大军,士气低迷,无精打采,疲于奔命。

    清军的处境,顿时变得极其危险!

第43章 三千新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