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的父亲是李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重做)达利...达利园效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德奖大口吃着炖鱼,这一上午可把他给累坏了,为了解决抬重物的问题,李德奖设计了一款吊车,原理超级简单,就是杠杆原理。

    他也想造出带滑轮的吊车,但是以现在的工艺,根本造不出来合适的滑轮。当李德奖以一人之力把一根原木抬起来的时候,旁边的百姓都快跪下了,纷纷夸赞此乃神物。

    一上午李德奖带着工匠造了三个吊车,有了吊车的加入,建设营寨的速度激增,刘三清还是老样子,不管在什么地方见到他,身上都是干干净净的。

    他端着碗蹲在李德奖身边,大口吃了几块鱼肉后说道:“县伯,人数已经统计出来了,原武现有百姓十万三千七百二十四人,青壮四万两千一百四十二,剩余的都是妇女老幼,干不了重活。”

    四万多青壮加上三万多府兵总共七万来人,这又要伐木、筑堤、凿石头的,还是不够用。

    李德奖叹息道:“谢英他们带来的百姓太少了,这两天我再派人去管城、阳武、密县、荥泽动员动员,再来七八万人没问题。”

    刘三清摇头道:“县伯,没那么多百姓了,洪水来的太快,势头又太猛,百姓根本来不及逃跑,在下估计整个郑州最多还剩下二十万百姓。”

    郑州在册的百姓有三十多万,一场洪水下来,死了十多万百姓,十多万勤劳淳朴的百姓没了,李德奖心疼啊!

    两人之间的气氛陡然沉闷下来,刘三清甚至流出了眼泪,李德奖拍着他的肩膀道:“在这流泪没有用的,赶紧把黄河堵上才是正事,堵完了黄河,入冬之前还要帮百姓建好房子,时间紧,任务重呀!”

    “县伯还要给百姓建房子?”刘三清有些诧异。

    “是帮,不是给,咋着也不能让百姓冬天住窝棚呀!”李德奖着重强调,直接给百姓盖房子,我哪有那么多钱。

    两人说话间,一个瘦弱的年轻人背着一把二胡(唐朝的时候叫奚琴)走了过来,二胡现在可是稀罕物件,刚刚从北方一个少数民族传过来,会拉的人很少。

    年轻人名叫王景,汜水县人,平生最大的梦想,就是去长安平康坊给花魁配乐,他坐到李德奖旁边说:“县伯,您找我,可是想听曲子了?”

    李德奖不大喜欢听二胡,他更喜欢听琵琶:“累一上午了,别忙活了,一会跟着刘县令去挑人,组建好班子,晚上去大堂找我!”

    ......

    又是一个清晨,起床号在营寨里响起,李德奖立刻睁开了眼睛,起床、穿衣,端着饭盆去打饭,他已经习惯了这种早起的生活。

    拿着不锈钢饭盆子,来到做饭的地方,打了一小盆粘稠的小米粥,夹一筷子咸菜放进碗里,又拿了两个大馒头。

    随便找了一根木头,往上面一坐,啃一口馒头,再喝一口粥,美滋滋。两个馒头,一小盆粥吃的干干净净。

    “额~~”

 

第150章 (重做)达利...达利园效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