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我的父亲是李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0章 (重做)达利...达利园效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德奖打了一个饱嗝,他从没想过,他有朝一日可以吃那么多饭,上工号已经吹响了,他快速清洗了饭盆,带着乌泱乌泱的队伍前往大堤。

    原武县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李德奖就是这个工地最大的工头,伐木、削桩、开山、裂石、运输、打桩,都得他亲自指导,每天下工都感觉身子要散架似的。

    好在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李德奖指导了两天之后,他们不仅学会了所有技能,还改良了李德奖设计的吊车。

    改良后的吊车不仅可以移动,而且可以转向,更方便在修堤的时候,吊着石头砸木桩。

    百姓倒不觉得有那么累,一天三顿饭让你敞开肚子吃,还累个毛!

    早上鱼粥配馒头,中午和晚上大块的炖鱼和馒头,河北的小米、关中的小麦还有南方的大米运过来后,食材丰富很多,早上小米粥,中午蒸米饭,晚上疙瘩汤,当然配菜还是鱼肉。

    没有人抱怨天天的配菜只有鱼肉,大灾之年顿顿有肉,有饭已经不错了,农忙的时候,都没现在吃的好。

    “慢点、慢点,右边的使劲,把它扶正咯,慢慢扎进去,对咯,对咯,就是这样,锤车上来,砸桩子。”

    李德奖指挥着工人,一点点把桩子打进河床,五排桩子已经打好,拉着石块的板车,立即上前,把大石块掀进桩子里。

    一车接着一车的石头丢进桩子和桩子之间的缝隙,外涌的水流逐渐变小,石头也露出了水面,直到石头和堤坝齐平,把土掀到石头上。

    吊车和锤车再次向前,吊起了树桩,锤车紧随其后,没有重型机械,只能徐徐封堵,兵法上叫蚕食。

    刘三清拍了拍手,他心情喜悦,八天的功夫封堵了三个长十多米的缺口,这种速度,翻遍诗史书闻所未闻呀。

    当他在巩县看到李德奖情报的时候,他承认李德奖的战绩堪比妖孽,但对付崔家和郑、王、卢三家的时候是在长安。

    而荥阳是郑家的地盘,郑家在荥阳经营了数百年,这么说吧,只要你在荥阳办一件事,需要经过官府,郑家如果不同意,你谁也不好使。

    而赈灾自古以来就是官府主导,一开始刘三清对李德奖不报什么希望,纵使你有哪吒闹海的本事,在荥阳这潭死水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可万万没想到,李德奖竟然绕过了官府,用军队和商人聚集了百姓,稳住了局势。

    他如今对李德奖是心服口服,他说道:“县伯,看样子今天就能把这个缺口堵上。”

    李德奖把指挥权交给了一个府兵,他对刘三清说:“工序已经摸熟了,以后的速度会更快,明天命人挨着桩子修外堤,对了,管城来的百姓安顿好了吗?”

    “县伯,您派汤闲和王景去动员灾民这招真是绝了,单单是管城这一个县,就来了四万多人,下官安排他们和阳武的百姓住在了一起,梁主簿正在统计青壮,上午统计完,下午就能干活。”

第150章 (重做)达利...达利园效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