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重做)仁义的九出十三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一路上换马不换人,踏着泥水,强行狂奔,终于在下午四点抵达了巩县县城外,看到县城外密密麻麻的草棚,李德奖阴沉的脸色才好转一些。
路上的场景太凄惨了,牲畜、人的是尸体漂浮在水上,无家可归的百姓只能在地势稍高的泥水里,辗转哀泣。
洛阳的府兵已经开始伐木制船,营救被围困的百姓,只是没有见到巩县县衙的人。
灾民安置点正在施粥,百姓们捧着破碗乱盆排队,熬煮米粥的大锅旁边,一位身材佝偻,两鬓斑白,衣服上全是泥点子的官员对衙役大声说着,给百姓的粥一定要满满的。
李德奖走向前去,看到锅里稠糊糊的粥,满意地点了点头,符合插筷子不倒的标准。
那个官员看到李德奖小心问道:“可是赈灾大使李县伯?”
“你认识我?”李德奖问道。
官员擦了擦手行礼道:“郑刺史说这几日县伯就会到达郑州救灾,县伯虽然满身泥浆,但贵气不可当,下官才有此一问。”
李德奖问道:“县尊高姓大名?”
“在县伯面前当不得县尊二字,您唤我严彬就好,县伯,太子殿下可曾前来,容下官拜见。”严彬谦虚无比,礼数更没得挑。
“太子殿下留在了洛阳,没有来,等赈灾结束本官被带你们参见太子。”李德奖直接说太子没来,就算在信息极其发达的后世,高官子女的样子也不是寻常人能够知道的,更何况是信息极不发达的大唐。
“别闲聊了,先带本官看看巩县的赈灾的情况。”
严彬带着众人在安置区逛了起来,他介绍道:“李县伯,大水冲过来的那天晚上,下官就命令所有的衙役全都进如灾区,如今这里共收拢灾民八千余人。”
“严县令,巩县有多少人口?”
“回县伯的话,全县在册一千一百七十三户,人口五万有余,此次受灾的人数在三万左右,县伯放心,衙役们还在搜救灾民。”
李德奖钻进一个草棚里,木头做的床板比地面高了十多公分,上面铺了一层软草,他摸了摸,不潮。
他又问道:“百姓一天吃几顿饭?”
“一天两顿,巳时一顿,申时中一顿,全是插筷子不倒的稠粥。”
说话间,两个手拿纸笔的差人询问着排队打粥的灾民,还不时记录着什么,李德奖问道:“他们这是干什么?”
严彬招了招手,两个差人跑过来,他把差人手里的账簿拿过来交给李德奖,账簿上面清晰地写着人名、家住哪里、家里几口人、有多少田地。
“县伯,这是花名册,县衙统计这些是为了方便洪灾之后,为灾民发放口粮和种子,百姓们还得活下去不是。”
李德奖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严县令干的不错,洪灾过后,本官会把你的功劳上奏陛下。”
“功劳不敢说,下官只希望治下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县伯,烦请挪步县城,容请下官请您吃顿便饭。”
第139章 (重做)仁义的九出十三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