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重做)怎么才七成?抵达荥阳[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县城内也挤满了灾民,但是环境要比外边好很多,至少城里的灾民不像外面一样,头发上都是黄色的沙土。
穿过拥挤的街道,一行人停在一座酒楼前,酒楼里面一桌客人都没有,店里的伙计把他们迎到了二楼靠窗的雅间里。
不一会儿,上来了七八道菜肴,最后酒楼掌柜的亲自端着一盘生鱼片上来:“鲜生鱼脍,洛阳做法。”
严彬伸手作请,李德奖点着桌上的菜肴道:“严县令,大灾之年,过分了~。”
“李县伯,全县有三万多人遭灾,为了赈灾,县衙把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了,郑家高义,拿出自家的粮食赈济灾民,如今也快吃完了,望李县伯在拨赈济粮的时候,明镜高悬呐。”
李德奖问道:“义仓的粮食呢?”
严彬拍着膝盖懊恼道:“这事怨我,下官也没想到水来的那么快,半个时辰的功夫,义仓的粮食就被水冲个干净,若非前来巩县逃难的郑家,全县上下早就断粮了。”
“下官犯此大错,县伯砍了我的脑袋,下官绝无怨言,只是恳请县伯可怜可怜巩县的百姓。”
说到最后严彬声泪俱下,李德奖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水灾汹涌,乃是天灾,严县令不必自责,本官亦不会弃巩县百姓于不顾,来人,拿笔纸来。”
店里的掌柜立刻送来了笔墨纸砚,李德奖立刻写下来准许调粮两千石的文书,然后盖上河南行军总管的大印。
李德奖把文书交给严彬道:“拿着本官的文书,去河阳仓拉两千石粮食赈济灾民。”
严彬小心翼翼将文书叠好放进怀里说道:“李县伯,两千石只够全县上下吃十天,能否多调拨点粮食?”
李德奖说道:“先吃着,十天之后再给你们调拨新粮。”
鱼脍鲜美,但李德奖一筷子没动,这玩意儿不知道有没有寄生虫,他可不敢冒险。吃完了饭,李德奖拒绝了严彬在巩县留宿的邀请,一行人出城以后,立刻踏上了荥阳方向的泥泞官道。
路上,李承乾感慨道:“严县令可真是个好官呀,孤回长安以后一定向父皇举荐他。”
穿着一身皮甲,打扮成俊俏小郎君的窦嫣说道:“是呀,他都佝偻成那样了,还亲自为百姓施粥,身上的衣服破了好几个洞,也没缝补,肯定是个清官。”
李德奖说道:“你们不觉得这一切太巧了吗?”
“巧?”李承乾一愣。
“咱们到的时候,他们正在施粥,但是灶台的火都灭了,粥都有些凉了,显然是煮熟了以后放了很久,还有咱们到酒楼,酒楼的伙计在门口东张西望,见到咱们立刻迎了上去,这些你们不觉得很巧吗?”
窦嫣说道:“给灾民熬粥,肯定要早早的熬呀,多放一会没什么奇怪的,酒楼的生意那么差,小二肯定要出门迎客的呀,奖哥哥,是你多想了。”
李德奖笑容莫名:“希望如此吧!”
......
送走了李德奖,严彬立刻回府换上了一身干爽的衣服,破衣服湿漉漉的穿着太难受了,吩咐管家
第140章 (重做)怎么才七成?抵达荥阳[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